中国消费者报杭州讯(记者郑铁峰)夏日来临,蚊虫也进入活跃期,市场上各种防蚊、驱蚊产品让人眼花缭乱,即使做了许多攻略,购买驱蚊产品时却仍免不了“踩坑”,近日,浙江省宁波市宁海县的刘先生就遇到了这样的苦恼。刘先生向宁波市消保委投诉,年近七旬的父亲通过网购平台购买了三个所谓的“驱蚊神器”,但是收到货后发现产品质量很差,面板脱落,驱蚊作用几乎为零。经宁波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调解,平台同意为刘先生办理退货退款。为了更好地帮助消费者选购合适的驱蚊产品,宁波市消保委发布了消费提示。 购买驱蚊产品时要到正规场所选购,并且仔细查看产品包装上是否具有农药登记证号、产品标准号或者生产批准文号。《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防蚊驱蚊类产品认定的意见》明确,如果防蚊贴、防蚊剂、防蚊液、驱蚊手环等产品的标签、说明书标明该产品具有防蚊驱蚊功能,无论其有效成分是化学成分还是植物源性成分,该产品都属于农药范畴,依法应当按农药进行管理。 使用驱蚊产品时要看产品说明书。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适用范围、使用方法、剂量要求、注意事项、适用人群、适用年龄等进行使用,尤其对象为儿童时,家长可先给儿童小剂量试用,观察无不良反应后再正常使用。 使用驱蚊产品时避免与易燃物同用。驱蚊产品大多含有乙醇等易然成分,应远离明火和静电。尤其使用电蚊拍时,不建议与其他驱蚊产品一起使用,避免产生火花发生燃烧。 谨慎购买售价较低的精油类驱蚊产品。由于精油萃取的特殊工艺,一般天然萃取的精油售价较高。如果购买价格较低的精油类驱蚊产品,其使用劣质化学合成精油的概率较高,不但不具备驱蚊效果,还可能对人体产生危害。 不要轻信广告,科学理性选购,不购买未标注有效成分中文名称和含量的产品,不要轻信软件平台推送的广告,根据不同场合及自身需求进行选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