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国多地警方发布了多个AI诈骗的典型案例,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和讨论。例如,在内蒙古包头警方公布的一起案件中,骗子通过盗取的微信账号以及AI换脸和拟声技术,佯装好友对当事人郭先生实施了诈骗,使其在10分钟内被骗430万元。(据极目新闻6月3日报道) 耳听不一定是真,眼见也不一定为实。随着人工智能(AI)技术的飞速发展,虚拟与现实的界限比以往更加模糊。有人推动AI向善,也有人用AI来作恶。对此,每个人都需要提高警惕。 其实,早在2019年,英国就发生了全球首例AI诈骗案,骗子通过AI拟声技术骗走了22万欧元。相比最初,如今的AI诈骗早已经过多次技术迭代,在各环节上对AI的应用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而且成本很低。骗子可以利用AI来分析公众信息,筛选对象并产生定制化的诈骗脚本;可以通过骚扰电话录音或盗取微信账号,利用AI对语音素材进行提取并合成所需声音;可以基于之前从各种渠道获取的人像信息,利用AI换脸技术,在视频通话中伪装成家人好友或其他任何人来实施诈骗。环环相扣之下,普通人如果缺乏足够警惕,就很容易“中招”。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AI诈骗再花样翻新,也离不开对个人信息的获取和使用,AI技术的新瓶里,装的其实还是传统套路的旧酒。应当看到,无论AI诈骗还是传统诈骗,个人信息泄露都是精准诈骗得以实施的根源。大数据时代,个人信息的内容范围和应用范围越来越广,个人隐私保护难度也越来越高。不仅姓名、出生日期、证件、住址、电话、健康、行踪等信息需要有效保护,而且指纹、声纹、人脸、虹膜等生物识别信息也得保护好。近年来施行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为做好相关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方向性指导,其中生物识别信息已纳入了保护范围。面对AI诈骗的汹涌来袭,釜底抽薪之策就是全面加强个人信息保护。对此,各地相关部门应当高度重视,在立法、监管等各层面加大工作力度,特别是对那些泄露、倒卖、滥用个人信息的行为要严惩不贷。 防范AI诈骗,互联网相关企业无疑是主力军。一方面,广大企业应强化安全责任意识,持续加大数据安全投入,并严格规范使用包括生物识别信息在内的个人信息,谨记“一失万无”的道理。另一方面,相关企业特别是平台企业要有针对性地通过推进技术创新来对AI诈骗进行反制,例如开发AI监控技术等,同时进一步优化内容发布和风险管控机制。相比专业化的AI诈骗团伙,公众个体的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这就需要企业花费更多的心思,替用户考虑周全,织密织牢安全防护网。 无论男女、老幼、贫富,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AI诈骗的对象,加强个人防范意识同样也很重要。正因为受害者的遭遇引发了广大民众的共情,此次多地警方公布的AI诈骗案例连日来在各大平台刷屏,已然成为舆论场中的热点。这样的声势越大越好。斩断AI诈骗的黑手,需要社会各方齐心协力,科普宣传的影响范围越广,形成的合力就越大。多一个人对AI诈骗提高警惕,骗子的生存空间就会减少一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