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解心脑血管疾病”“清除体内致癌物质”“调节情绪抗衰老”——最近,一家网络文化传媒有限公司通过抖音平台在直播间销售沉香类饰品,主播在直播中宣称其商品具有医疗保健功效,虚假宣传商品相关信息,被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处罚。
宣称沉香有治疗功能 一家公司被罚20万元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介绍:“直播中,主播宣称其商品具有‘缓解心脑血管疾病’‘清除体内致癌物质’‘调节情绪抗衰老’等医疗保健功效,并虚构商品来源、品牌资质及店铺保证金金额。如声称佩戴沉香手串可‘疏通七窍’‘清除体内亚硝基化合物(致癌物)’;虚假宣传商品为‘沉水级别’沉香,品牌有‘30年历史’,店铺保证金‘几百万元’,实际不足六十万元。”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依据或证明材料证实上述宣传内容,其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第一款相关规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上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罚款200000元的行政处罚。
网络直播不是“法外之地”
消费者须理性消费
对此,上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解读,该案违反《反不正当竞争法》,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八条,经营者不得对其商品的性能、功能、质量、销售状况、用户评价等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商业宣传。本案中,该公司通过夸大商品功效、虚构品牌背景等方式误导消费者,构成虚假宣传。
责任主体认定直播带货中,商家(委托方)与主播(广告发布者)均需对宣传内容的真实性负责。本案中,主播话术由商家提供,商家作为主要责任主体承担相应法律后果。
同时,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提醒,商家需严守法律底线,网络直播不是“法外之地”,商家应确保宣传内容真实、合法,不得虚构商品功效或资质。尤其涉及健康、医疗等敏感领域,更需谨慎举证。
平台应加强审核管理网络平台需落实主体责任,通过技术手段监测违规宣传,及时下架问题内容,避免消费者权益受损。
消费者须理性消费,面对直播带货中“治病养生”“高额保证金”等话术,消费者应保持警惕,通过正规渠道核实商品信息,留存证据便于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