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南昌讯(郭巍 记者朱海)11月17日,江西省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批网络交易违法违规典型案例,旨在严厉打击虚假促销、假冒伪劣、刷单骗局等屡禁不止的线上乱象,增强经营主体守法意识,引导消费者理性维权。
在此次公布的案例中,部分外卖平台未能履行法定义务。某外卖平台未履行入驻餐饮商户资质审核义务,平台内有17户商户仅公示营业执照、未公示许可证,有20户商户许可证过期且均持续经营。在市场监管部门下达《提醒告诫书》后仍未整改,最终被依法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12624.82元,并处罚款5.6万元。另一外卖平台未建立并在网络平台公开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制止及报告、食品安全事故处置制度,与入驻外卖经营者未签订食品安全协议,未建立投诉举报处理制度等,被依法处以警告处罚。
虚假宣传行为比较突出。某陶瓷工作室在直播推销一款釉里红盘子时,主播和助播均比划了一个“点天灯”的手势,并解释说“点天灯”的意思就是“无论拍卖物品的叫价多少,点天灯的人都会将其买下”。但实际上,所谓有人“点天灯”,是为了更好地推销产品而虚构出来的,最终被罚款20万元。某化妆品公司在直播间销售化妆工具过程中,宣称“这该产品为某明星同款,并提及其在多部影视作品中使用”,但实际并未取得该明星本人及其经纪公司的授权,最终被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罚款2万元。某驾驶培训有限公司在公众号宣传“为什么选某某学无人机?资质权威:民航局授权考点,通过率超90%。实战教学:无人机实操+模拟飞行训练,快速拿证:强化集训班,理论+实操全包”等内容,但其实际是汽车驾驶培训机构,主要从事汽车驾驶培训服务,且无法提供关于上述宣传内容中民航局的授权资质,无法提供学员的考试通过率超90%,未提供学员100%保障就业等宣传的证明材料,最终被罚款3万元。
本次公布的案例还包括:某科技公司利用爬虫技术损害平台数据权益被罚款12万元、某药房公司发布处方药违法广告被罚款10万元、某电子商务公司冒用他人厂名厂址被罚没10914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