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警示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选择足球培训注意核验机构资质
发布时间:2025-08-18 09:54:35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晶晶)随着江苏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苏超)火热出圈,足球热潮席卷青少年群体,多地足球培训机构的报名量大幅攀升。8月14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在选择足球培训服务时,应理性选择培训课程,重点核验机构资质。

选择足球培训机构,资质核验是首要环节。家长首先要查看培训机构是否具备《民办学校办学许可证》《消防安全检查合格证》《营业执照》等法定资质,确保证照在有效期内,经营范围明确包含足球培训相关内容。家长可通过教育部指导开发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查询当地校外培训机构的“黑白名单”,避开“黑名单”机构。其次,须核实教练员资质,确认教练员持有国家认可的专科及以上学历证书,具备与足球培训项目相符的职业能力证明,并详细了解教练员的专业背景、执教经验等信息。最后,应实地考察训练场地,确认场地符合国家在建筑、安全消防、卫生、环保、食品经营等方面规定。《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规定,培训机构应建立“人防、物防、技防”三位一体的安全防范体系,实现视频监控全覆盖,视频监控保存时间应当不少于30日。家长在咨询培训机构时,可就该细节进一步向培训机构核实。

缴费环节须严守资金安全,防范风险。《江苏省青少年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规定,一次性培训收费跨度不得超过3个月或60课时,且不得超过5000元,提前收取费用时不得早于培训开始前1个月。家长在缴费时应谨慎选择长期大额缴费,以防机构因经营不善出现资金链断裂,导致无法正常提供服务。付款时要通过机构对公账户进行转账,并要求开具发票,切勿将费用转入个人账户。警惕优惠套餐、限时折扣等营销手段,避免因冲动消费引发纠纷。

缴费前务必与培训机构签订正式书面合同,仔细阅读合同条款,特别是培训内容、课时安排、费用明细、退费条件及流程等核心内容。要在合同中明确约定退费比例、办理时限及违约责任,拒绝“概不退还”“最终解释权归机构所有”等不公平格式条款。签订合同后须妥善保管合同文本及相关附件,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维权依据。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薛晶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