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警示
警惕“开学季伪订单” 杭州水果店老板差点中招
发布时间:2025-08-27 09:28:19

每日商报讯 “老板你好,我是杭州xx中学老师,想要大批量采购……”前两天,一个突如其来的“大订单”让潘女士(化名)满心欢喜,没想到的是,这笔订单差点清空她的银行卡。

怎么回事?潘女士在上城区四季青街道经营一家水果店。那天晚上,水果店线上平台收到了一位顾客的信息。顾客姓刘,自称是学校的主任,想要为学校开学典礼订购56份水果拼盘。

这笔四千多元的订单,让潘女士很是惊喜。对方还主动提出可以到企业微信沟通,这更是让她相信刘主任的身份。

随后,刘主任还提了个请求,希望潘女士帮忙联系指定供应商,代购300盒燕窝作为给老师的福利,并发来了供应商的企业微信。“我之前跟供应商产生了矛盾,不太方便去采购,才请你帮个忙。”潘女士想着这件小事是举手之劳,便一口答应。

刘主任也很快发来一张电子汇款单,称水果和燕窝的钱都已经一并转出了。奇怪的是,潘女士发现账户里并没有收到钱。“金额较大,延迟两小时到账。”这一解释让她信以为真,没有仔细核实,便联系燕窝供应商确认发货。

就在此时,四季青派出所的民警赶到水果店里。“你现在没有转账吧?”面对询问,潘女士一头雾水:“还没有,但对方说钱已经打过来了,只是有延迟。”

原来,就在潘女士和刘主任对接订单时,上城公安分局四季青派出所接到预警信息,潘女士疑似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民警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进行反诈宣传:“千万记住,做生意一定要精打细算,涉及资金往来务必多留个心眼,核实清楚再行动。”“我真的没想那么多,光想着能做成一大笔生意了……”潘女士很是后怕。

征得潘女士同意后,民警仔细检查了她的手机和账户,确认没有任何资金损失,保住了她卡内的14万余元存款。

临近开学,类似的诈骗案件随之高发。上城公安提醒各平台商家,在接到陌生电话的订单时,要保持清醒,不要被诈骗分子话术迷惑。没有明确把握的情况下,即便有转账截图也不要先行垫资。

除此以外,商家还要仔细辨别“供应商”。国家机关、政府部门、事业单位包括学校采购物资有专业、规范的流程和渠道,大概率不会选择微信私聊“供应商”。如有疑惑,可溯源原供应商官方店铺进行咨询。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骆静怡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