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警示
川渝消委会联合发布“双11”避坑指南 教你守住钱包
发布时间:2025-11-07 09:52:30

中国消费者报重庆讯(记者刘文新)11月6日,重庆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双11”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理性消费、防范风险。

消费者在选购商品或服务时,应优先选择资质齐全、信誉良好的电商平台及官方授权店铺,重点核查经营者公示的营业执照、行政许可及知识产权授权证明,清晰区分平台自营与第三方商家权责边界,避免误入无资质“黑店”。切勿点击陌生短信、弹窗推送的高额返利链接或非官方二维码,不随意向第三方提供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及验证码,严防个人信息泄露引发资金风险。

今年“双11”促销规则更趋复杂,平台普遍设置多阶段预售与叠加优惠,消费者下单前务必重点确认三大事项:一是定金退还条件,依据《电子商务法》,消费者无违约时商家不得克扣定金,须截屏留存“无违约可全额退款”条款;二是价格真实性,警惕先涨后降、虚假折扣,可通过比价工具核查历史价格,对未明码标价的商品坚决拒购;三是优惠延续性,换货时需与商家书面确认保留原优惠,拒绝商家以活动结束为由要求补差价的不合理要求。

消费者切忌冲动消费,不要被优惠、折扣、便宜、返现等字眼冲昏头脑,不要因所谓凑单而忽略实际需求,盲目购买不必要的商品,造成闲置和资金浪费。

权益受到损害时,消费者可优先选择全国消协智慧315平台维权,该平台整合AI智能问答、在线和解等功能,全程线上化且24小时受理投诉,还能自动匹配商家和解。和解失败后,川渝消委会会在7天内介入调查、调解,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刘文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