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规范探店、科普、测评、软文等形式商业广告活动(以下简称短视频广告),8月4日,福建省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管局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发布关于探店类短视频广告等营销宣传行为的合规提示。
平潭综合实验区市场监管局提示,网红达人等商业活动主体等通过商业合作或者通过程序化广告商业模式或者以商业分成等方式发布商业营销信息,符合《广告法》第二条规定的,构成商业广告活动。通过互联网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与其他非广告信息相区别,不得使消费者产生误解。
通过知识介绍、体验分享、消费测评等形式推销商品或者服务,并附加购物链接等购买方式的短视频,属于广告活动,应当显著标明“广告”。短视频广告不得含有宣称“特供”“专供”国家机关或变相宣称“特供”“专供”国家机关等违法违规用语。
不得发布处方药、烟草(含电子烟)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禁止生产、销售的产品或者服务的短视频广告。短视频广告不得含有煽动过度消费、宣扬奢侈浪费等违背勤俭节约传统美德的内容。不得以博眼球、蹭热点或者以表演、模仿等抹黑、低俗、色情等吸粉、引流方式发布短视频广告。不得发布借舆情话题、灾难事件等进行商业炒作的短视频广告。
医疗、药品、医疗器械、农药、兽药等应当在发布前由有关部门对广告内容进行审查的,未经审查不得发布短视频广告。
短视频广告中的网红达人、短视频营销人员以自己的名义或者形象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构成广告代言的,依法承担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和义务。广告代言人在广告中对商品、服务作推荐、证明,应当依据事实,符合法律法规规定,并不得为其未使用过的商品或者未接受过的服务作推荐、证明。违法发布食品、餐饮、医疗、药品、医疗器械等涉及人身健康、公共安全的短视频广告,广告主、网红达人、短视频营销人员等活动主体分别依法承担相关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