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山东宁阳:三措并举筑牢食品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08-14 09:41:5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尹训银)“以前车间墙角总有些卫生死角,现在市场监管执法人员带着我们一点点整改,连防鼠网的孔径都帮着校准,顾客吃得放心,我们生意也更红火。”7月30日,宁阳县葛石镇一家花生油小作坊负责人宁召广看着焕然一新的生产车间,难掩喜悦。今年以来,山东省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以民生“小切口”撬动食品“大安全”,通过靶向检查、全程追溯、示范引领三措并举,全面提升食品小作坊生产加工水平,让人们“舌尖上的安全感”持续提升。

靶向“体检”

“操作台缝隙里的残渣要彻底清理,食品添加剂必须贴好‘身份证’标注使用量。”在蒋集镇一家糕点小作坊,执法人员手持检查清单,逐项对照生产规范开展“体检式”检查。今年以来,宁阳县市场监管局将食品小作坊现场检查细化为卫生清洁、设施消毒、区域分隔、三防配置等9大类69项具体指标,实现生产全流程覆盖。

在生产场所,执法人员不仅查看地面墙面清洁度,更蹲身检查墙角防鼠设施是否达标,细看紫外线消毒灯使用记录是否完整;在原辅料库,逐一核对原料是否离地离墙存放,抽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针对群众关心的标签问题,重点核查成分标注是否完整、宣传用语是否合规,对发现的“早产标签”“模糊厂址”等问题当场开具整改通知书,明确整改时限和标准。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现场检查230余次,发现并督促整改问题隐患156处。

溯源赋能

“这表格设计得太贴心了,进货渠道、投料数量、添加剂使用量一目了然,再也不用愁台账记录乱七八糟了。”接过市场监管人员送来的标准化台账表格,文庙街道豆制品小作坊经营者孟广龙连连点赞。为破解小作坊记录不规范、追溯难问题,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专门设计印制包含原料验收、生产加工、添加剂使用、产品销售等模块的标准化记录表格2000余本,免费发放给全县食品小作坊。

在资料审核中,执法人员重点核查进货查验记录是否可追溯源头,投料记录是否与产出量匹配,食品添加剂使用是否符合“专人保管、专柜存放、专册登记”要求,确保每一批次产品都能追根溯源。“现在从大豆进厂到豆腐出厂,每一步都记在台账上,出了问题能快速查到原因,心里踏实多了。”孟广龙的话道出了众多小作坊经营者的心声。目前,全县食品小作坊台账规范率较去年提升 40%,原料来源不清、去向不明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示范引领

走进宁阳县八仙桥街道的陈光馓子示范小作坊,生产车间地面光洁如镜,不锈钢操作台一尘不染,原料区、加工区、成品区用玻璃隔断清晰分隔,墙上悬挂着规范的操作流程图和从业人员健康证。“这哪像小作坊,比自家厨房还干净!”前来观摩的小作坊负责人张跃良、周长友等纷纷感叹。

为发挥典型带动作用,宁阳县市场监管局从生产环境、设备配置、流程管控、人员管理等方面制定示范标准,通过“达标一个、认定一个、推广一个”的方式,精心培育县级示范小作坊6处、乡镇级示范小作坊18处。同时组织开展“现场观摩+经验交流”活动,让小作坊经营者实地学习规范管理经验。“看到示范户的生意越来越好,我们整改的劲头更足了。” 堽城镇的小作坊经营者徐东伍在观摩后,当即投入资金改造生产车间。如今,示范效应已逐步显现,全县已有53家小作坊主动申请对标提升,食品小作坊整体生产水平显著提高。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尹训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