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发布
发布时间:2025-08-14 09:48:31

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8月12日,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公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根据实施方案,2025年9月1日至2026年8月31日期间,居民个人使用贷款经办机构发放的个人消费贷款(不含信用卡业务)中实际用于消费,且贷款经办机构可通过贷款发放账户等识别借款人相关消费交易信息的部分,可按规定享受贴息政策。

据了解,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点领域消费。对于单笔5万元以上的消费,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标准方面,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按符合条件的实际用于消费的个人消费贷款本金计算),且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政策执行期内,每名借款人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的全部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3000元(累计消费金额为30万元),其中在一家贷款经办机构可享受单笔5万元以下的个人消费贷款累计贴息上限为1000元(累计消费金额为10万元)。

“目前个人消费贷款平均利率大概在3%,也就是说,财政年贴息比例大体相当于贴补1/3利率。”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财政贴息政策是以“真金白银”支持居民消费,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直接惠及消费者个人。同时,贴息范围广泛覆盖居民“衣食住行”等各类日常生活性消费,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的消费需求,更好支持人民群众享受更加便利、丰富、优质的商品和服务。

某股份行个人金融部门人士分析,贴息政策只计算实际消费的金额,对于消费贷款未实际用于消费的部分,不予贴息。而且,贴息金额也并不是简单按1%比例计算,而是有上限。例如,单笔消费贷款金额超过5万元,会以5万元消费额度为上限进行贴息。也就是说,花10万元贷款买车,财政贴息并非1000元,而是上限500元。如果每笔支出都低于5万元,根据政策,在一家经办机构的贴息上限是1000元。既有5万元以上又有5万元以下消费的,一家机构贴息最多不超过3000元。所以,如果消费金额超过10万元,且均在5万元以下,可以选择多家机构办理消费贷,以便享受更多财政贴息。

那么,在哪些机构办理消费贷可以享受财政贴息呢?根据实施方案,贷款经办机构包括6大国有商业银行和12家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以及微众银行、蚂蚁消金、招联金融、兴业消费金融和中银消费金融。个人办理消费贷款时必须授权经办金融机构获取贷款发放账户或指定账户交易信息,用于开展贴息资金审核。若个人不授权这一事项,将无法享受上述贴息政策。已经授权的,个人无须任何其他操作,贷款经办机构将会按照政策计算财政贴息金额,在收取贷款利息时直接扣减贴息资金,并通过手机短信、APP通知等方式进行告知。

据悉,目前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期限为一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到期后,可视实施效果研究延长政策期限、扩大支持范围。

记者了解到,方案发布后,中行、农行、建行等多家银行发布公告,落实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相关工作。经办机构纷纷表示,将坚持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优化办理流程,简化办理手续,对符合实施方案要求的贷款实施贴息。后续办理流程及相关问题解答,将及时在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网点等渠道发布。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聂国春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