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满满当当!”这个夏天,杭州这里爆火,连上海人都赶来抢位置
发布时间:2025-08-18 09:29:04

最近的杭州,高温肆虐,不仅白天热,晚上也热,闷热感贯穿全天。

这样的天气,大杭州最好“嬉”的水——富阳壶源溪,着实赚足了人气。从上游的同心坝溯溪、湖源溪漂流、窈口村躺漂、上臧小九寨、龙鳞坝“泡”坝,到下游的梅州坝露营……尤其一到双休,游客尤为火爆。

“夜湖源,更清凉,还有不少游客,开启了壶源溪的夜游模式。”湖源乡党委委员杜超群说。刚刚过去的这个炎热的周六,我们来到了湖源感受“夜湖源”的精彩。

18:30的梅州坝

上海的刘先生刚刚在溪边租好天幕

傍晚6点半,太阳西斜,天色渐暗。

沿着壶源溪蜿蜒的环金线,返程的车辆排成了长龙。不过,也有不少私家车,逆流而上,朝着湖源山里驶去。

湖源乡政府旁的梅州坝,今年开启了新玩法,坝两边的村民们在坝上搭起了天幕,成为一道新风景。

晚风轻拂,溪水潺潺。傍晚时分的梅州坝上,仍有不少游客,有的坐在天幕下悠然闲聊,有的赤着脚踩在溪边的石滩上。一群小朋友举着网兜、提着水桶,追逐着小鱼小虾……

梅州坝的天幕要一直延伸到下游五六百米处。我们沿着溪流往下走,一位姓刘的先生和三四位好友正搬着大包小包的零食,钻进溪边的天幕里。

“这是刚到吗?”

“对,我们从上海过来,刚到不久。”刘先生笑着说,我周二来过一次,看到这里露营环境这么好,就约上了好朋友。知道白天人多,所以他们索性选择傍晚前来。现在太阳下山了,溪边十分凉爽,打算舒舒服服地待上两个小时,再去周边找民宿。

和刘先生一样,选择傍晚来的人还真不少。在溪边摆摊的阿杜忙得不可开交。他说他平时在富阳城区开店,到了周末就来梅州坝“兼职”摆摊。“我都是下午4点多出来摆摊,烧烤、小吃、炒菜都卖。这个时候客人反而多,大家能坐下来享受溪边的惬意。”

湖源乡党委委员杜超群介绍,今年梅州坝两岸的双喜村和新一村把溪边能搭建天幕的地方出租给了村民,坝上和溪上足有上百个天幕、帐篷。同时,两个村还引导出租天幕的村民办证、签订责任书、购买商业保险,进一步增强了经营村民安全责任意识。

“白天租一顶天幕大约150元,位置偏僻的地方会便宜一些。再摆摊卖点小吃、泳具,每个周末都能给村民们带来不少的收入。”双喜村相关负责人说,不过壶源溪上不能过夜,所以每天晚上8点会鸣哨提醒,游客们也都理解,到了时间就收拾东西回家。

19:30的龙鳞坝

留白茶酒馆二楼有一场读书会

梅州坝上游一公里处,便是龙鳞坝。

夜晚的龙鳞坝,褪去了白天的喧嚣,增添了几分静谧与神秘。五彩的灯光映照在宛如龙鳞般的坝面上,水流依旧潺潺流淌,恰似一条闪烁着银光的丝带。

游客们沿着溪边的小道漫步,感受着夜晚轻柔的微风,欣赏着月光下壶源溪的秀丽美景。孩子们在大人的陪伴下,在坝上的浅水区小心翼翼地蹚水,发出阵阵欢快的笑声。

拐进龙鳞坝旁的新一老街,今年街上又新添了三四家业态,此时正灯火通明。

“一涧小酒馆”的氛围最是热闹,老板李阿香把桌椅搬到了店门前的空地上。虽已晚上7点多,但每张桌子都坐得满满当当,还有不少游客在一旁候座。

“来四瓶冰啤酒!”“再加一份螺蛳!”“老板,5个人还有空位吗?要等多久?”

刚送走一拨客人,李阿香来不及擦汗,就赶忙为下一桌点单。

“周末一直都是这种状态,从下午4点多开始,客人就没断过,一直在翻台。前两天差点因为菜没备足,出了小差错。今天我们一大早就开始准备,还是被这阵仗‘惊’到了。”

一涧小酒馆旁的小巷里,原本古色古香的留白书屋,也在今年夏天进行了大改造——摇身一变成为“留白茶酒馆”,专门为夜游龙鳞坝的游客提供休闲之所。

留白茶酒馆负责人李梦娇说,以前常有游客说晚上除了吃夜宵,就没什么好玩的,所以她和弟弟开了这家茶酒馆。现在接待的大多是住在旁边民宿里的游客,店里有特调的鸡尾酒和烧烤,很多时候都要营业到凌晨两三点。

有意思的是,当晚在茶酒馆的二楼正举办着一场别开生面的读书会。

这是一群来自富阳和金华的客人,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自己读书的心得与感悟。他们的声音与楼下的喧闹形成了鲜明的反差,却莫名地和谐。

“除了留白茶酒馆,今年以来,湖源还催生了山檐下、木子李、Creeper Coffee等多元业态,民宿136家今年新增16家、餐饮38家今年新增2家,在夏天都迎来了开门红。”湖源乡党委委员杜超群说。

20:30的窈口村

朱林芳的“万客来人家”升级了

再往壶源溪上游前行,沿途新三村的“数字民宿”与窈口村的农家乐,灯火通明。

凭借村里“好山好水好空气,原汁原味原生态”的优势,快报的基层联系点窈口农家乐自2009年经营以来,便积攒下了良好的口碑,每年夏天都会成为长三角游客避暑纳凉的目的地之一。

老朋友朱林芳,一直把农家乐经营得有声有色。今年,她的“万客来人家”升级了。

“‘万客来人家’已经经营10多年了,虽然客人络绎不绝,但硬件设施确实到了更新换代的时候。”今年3月,朱林芳租下了村口的田园山庄,改名为万客来山庄,又把自家的“万客来人家”推倒重建,打算打造成中高端民宿。

“现在的万客来山庄,房间数量比原来增加了一倍,接待能力大大提升;而且房屋面积更大,客人的活动空间也更宽敞。从7月底至今,山庄一直处于满房状态。”朱林芳说。

当晚,正好有两拨老客人在山庄一楼打牌。其中一拨来自上海,前两天来的,一直住到现在;另一拨则是杭州的常客,每年都会来这里度假,这次准备住上一个星期。

21:00,我们与朱林芳告别后踏上返程之路。

此时的湖源山里黑漆漆的,但经过了一处山坳,发现灯带闪烁,还传来阵阵悦耳歌声。

杜超群说,这是51camp湖源山水营地,听说今天营地接待了一群来自杭州的设计师,他们自己搭建舞台,还专门请了乐队现场演唱,看样子要狂欢通宵了。

继续往外行驶,新一村的廊桥边上依旧停满了车辆。湖源的夜,仍在热闹地延续……

来源:橙柿互动·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宣涛 通讯员 孙晓佳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