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陈杰良 记者张文章)为进一步规范水产品交易市场秩序,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8月中旬,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深入琼头、刘五店、下后滨、陈新等靠海社区,开展宣讲和帮扶,防范螃蟹“绑大草”、不规范使用计量器具、销售野生河豚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发生。
翔安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曝光了“掺海沙橡胶绳”“金属粉绑带”等给螃蟹增重的作弊手法,从捕捞源头和销售环节入手,倡导为螃蟹“松绑”的诚信经营理念,并发放宣传材料300余份。同时,演示合规捆扎方式,推广使用操作简便、质地轻便的塑料扎带。“以前觉得大家都这么绑没什么不妥,现在才明白'绑大草'是欺诈行为,我们不再跟风了,薄利多销生意才会长久。”一位参加宣讲活动的渔民说道。
执法人员深入琼头码头沿线海鲜销售门店,逐家上门宣传《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计量法》等法规,强化商家计量检定意识,并联合市衡检站开展上门检定服务,为商家上门检定台秤15台,规范销售海产品称重行为。
结合违法销售野生河豚典型案例,翔安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以案释法警示宣传活动。活动中强调,我国明令禁止经营野生河豚,合法销售的河豚须来源于备案养殖基地且经专业去毒处理,旨在进一步强化水产品经营主体责任意识,严防河豚中毒事件发生。
开海后,翔安区市场监管局将不定期组织执法人员,采用“潮汐执法”的方式,根据渔船返港潮汐规律开展错峰检查,对涉嫌违法违规的行为开展监督检查,让市民安心实现海鲜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