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炒菜机器人赛道快速升温
发布时间:2025-08-20 09:14:35

餐饮企业大规模下单 有的甚至将其写入招股书

近日,京东旗下“七鲜小厨”北京首店正式开业,这家店的核心亮点是全面采用炒菜机器人进行烹饪。眼下,炒菜机器人的风越刮越猛,餐饮企业大规模下单炒菜机器人,有的将其写进了招股书。随着相关赛道持续升温,炒菜机器人行业迈入竞争加速期。

据了解,七鲜小厨使用的“美膳狮”炒菜机器人,由行业头部品牌北京橡鹿科技有限公司研发。记者在其官网看到,橡鹿科技目前合作方有农耕记、米村拌饭、大米先生、乡村基等知名餐饮品牌,还有全季、亚朵、希尔顿等连锁酒店。

合作方数量、品类增长的背后,是日渐兴起的炒菜机器人市场。以科沃斯旗下的炒菜机器人品牌添可为例,今年上半年,添可卖出了大约1000台商用炒菜机器人,这个销量已是去年全年的两倍多,与之合作的商家达到200多个。据品牌方预测,今年全年商用炒菜机器人的销量有望达到去年的五倍,这在设备类餐饮供应链市场中属于相当罕见的增长速度。

这边炒菜机器人的售卖数量持续增长,那边不少餐饮品牌已经把炒菜机器人的采购成本或募资用途写进了招股书:小菜园在港股招股书中透露,上市募集资金将拿出1.5亿元采购3000台炒菜机器人;老乡鸡的招股书也显示,其2023年就开始在部分门店使用炒菜机器人,实现操作调味精准、菜品口感稳定,并表示上市募集的资金一部分计划采购3000台炒菜机器人……

记者了解到,目前市场上的炒菜机器人主要有托盘式、行星搅拌式、滚筒式和封闭式这几种。其中,托盘式大多应用于To C的家庭场景,体积较小,采用的是半自动的炒菜模式,需要手动投料、调味;行星搅拌式机器人以模拟人工翻炒、“锅气足”等特点成为不少连锁餐饮品牌的首选,橡鹿科技的“美膳狮”炒菜机器人就属于该类型;滚筒式炒菜机器人因容量大、节能效果好而被广泛应用于外卖团餐、食堂快餐场景;封闭式炒菜机器人具备油烟净化和自动清洗功能,多用于中央厨房场景。由于适用场景不同,价格上也有很大的差异,比如托盘式的价格在几百到几千元不等,而滚筒式的入门价就在一台3万元左右,高配款甚至能卖到20多万元。

随着炒菜机器人赛道持续升温,相关产品还融入了不少“科技与狠活”,“卷”出了新高度,比如橡鹿科技的“美膳狮”系列就以“动态火力算法+食材识别”为亮点,将AI技术应用于烹饪的温度控制,其自主研发的AI控温系统可根据食材克重、起始锅温的不同,自适应调节最佳烹饪温度、时间和转速。

记者了解到,杭州也有不少相关企业专注于该赛道。位于萧山区的杭州厨宝科技有限公司就是一家致力于智能烹饪机器人技术研发与应用的企业,据总经理章世杰介绍,他们推出的智能烹饪系统以滚筒式炒菜机器人为载体,把传统中餐制作流程中模糊的火候及调味精准量化成智能菜谱,运作时一人可以同时操作多台机器。“目前我们的产品,在杭州很多员工自助餐厅、酒店和自主运营的团餐场景等均有应用,比如浙大城市学院的二食堂就应用了我们的三套智能炒菜机。”

杭州轻联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打造的“AI鲜食现烹”设备也是炒菜机器人的一种,虽然其外表是一台方形机器,但内部带有滚轮,使用者只需设定程序,机器便会自动将事先经冷链存储的食材进行烹饪。“我们的设备单次能出餐300人份,优势在于无油烟无明火、无需上下水,目前已经在几个园区成功试点,今年还计划开拓社区、高校等场景,辅以单位食堂、店中店等经营模式,全方面拓展市场。”该企业总经理陈晨杰说。

事实上,炒菜机器人持续走红,背后是餐饮行业长期存在痛点的爆发。餐饮行业一直面临三大核心成本压力:人力成本、租金成本和食材成本,其中,人力成本普遍占到总成本的25%-35%,且近年来持续攀升。同时,消费者在选择餐厅时,更加注重菜品是否是“现炒、现做”,这也成为不少餐饮品牌拉拢消费者的关键手段。当成本不断上升、消费者需求改变,炒菜机器人愈发被寄予厚望。

章世杰告诉记者,相对于传统炒锅,炒菜机器人的使用确实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我们进行过数据统计,使用炒菜机器人后,调料节省10%-30%,能耗降低20%左右,人力成本更是减少了30%-40%。”

在他看来,目前的行业趋势已经从单一的炒菜机器人往整体智慧厨房解决方案领域发展,这也是厨宝科技一直在努力的方向。“我们的山东歌尔集团食堂项目目前已经应用了炒菜机器人、机械臂、传菜机器人、智能售餐系统、食安系统等,搭建了从炒菜、上菜到收餐的全链路智慧厨房。”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黄诗睿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