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无捆绑”订机票为出行减负
发布时间:2025-08-22 09:27:15

近日,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牵头编制的《中国航空运输协会航空客运自律公约》(以下简称《自律公约》)正式发布。公约强调,航空销售网络平台经营者及航空销售代理人严禁违规捆绑销售、价外加价。这对经常出行的消费者而言不啻是一个好消息。

深藏机票价格背后的价外加价套路,给消费者添堵是不争的事实。这种套路设置隐蔽、取消烦琐,犹如层层罗网将消费者拉入捆绑销售的陷阱,消磨了消费者的耐心,也影响了消费体验,更涉嫌侵害消费者的知情权与选择权。

细究机票捆绑销售套路,背后指向票务代理这一根源。由于国内航空公司依赖几家大型网络平台代理销售飞机票,时间久了,渠道霸权自然形成。在这种情况下,通过网络平台购买机票成为了大部分消费者的选择。而在利润驱动下,有些网络平台挖空心思设计各种捆绑套餐产品,再通过瞒天过海、暗度陈仓等手段将其销售给消费者。

透明的购票流程、无夹带的支付明细,让消费者看到票面价格是多少就付多少,应该成为机票销售市场的常态。令人欣喜的是,破局曙光初现。《自律公约》剑指机票的违规捆绑与价外加价,直击消费痛点,将行业共识以公约的形式向全社会发布,对航空销售网络平台及航空销售代理人的行为进行严格约束。此外,航旅纵横平台7月初携38家航企上线直销平台,页面醒目标识“0差价0捆绑0套路”。破除捆绑式销售机票乱象的行业自律和企业自律迈出了扎扎实实的一大步。

捆绑式销售机票现象已经持续了相当长一段时间,彻底消除绝非一日之功,也不可能仅靠自律毕其功于一役。若缺乏铁腕监管与持续有效的社会监督,公开的自律极易沦为一纸空文。有关部门应以推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落地为契机,对捆绑销售、违规搭售、价外加价等行为施以重拳。消费者应积极行动起来,下单购票时瞪大眼睛,及时识别捆绑式陷阱。航空公司也可以借助机票直销类平台,摆脱对单一渠道的依赖,提高自身的议价权重,以此倒逼现有销售渠道放弃捞偏门的做法,转向以高品质、个性化、差异化服务赢得消费者信任。

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居民出游达32.85亿人次,民航客运量突破3.7亿人次。亮眼的交通运输数据印证着国内旺盛的消费活力,机票销售中的捆绑、搭售等套路不应成为这份活力迸发的阻碍。假以时日,当打开飞机票预订APP能够所见即所付,不需要跟各种隐蔽的套路和陷阱斗智斗勇,捆绑式销售机票的陷阱必将被填平,出行成本降低和出行体验提升必将水到渠成。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徐文智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