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记者张文章)8月21日,福建省泉州市市场监管局通报近期针对草鱼、黑鱼、鲈鱼等热销淡水鱼的抽检结果。在抽检的100批次淡水鱼中,发现不合格2批次,合格率为98%。
此次专项抽检主要覆盖泉州市农贸市场、商超、水产店等淡水鱼销售集中场所,检测项目包括重金属超标、兽药残留等安全指标。检测结果显示,由福建省祥丰渔业有限公司供货、安溪县官桥亿只渔水产品店销售的罗非鱼(进货日期:4月27日),磺胺类(总量)项目不合格;由晋江市池店镇梁子生鲜商行供货、泉州市来福隆综合超市有限公司丰泽润柏分公司销售的黄骨鱼(进货日期:4月8日),孔雀石绿项目不合格。泉州相关辖区市场监管部门已依法对销售不合格产品的商家进行立案调查,严格追查不合格产品来源情况。
泉州市市场监管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和食用淡水鱼时,尽量到证照齐全的农贸市场、大型超市或信誉良好的生鲜电商平台购买,避免在流动摊贩或无资质的网店购买“三无”产品,购买时要查看商家是否公示了水产品的产地证明、检验合格证明等;仔细查看预包装鱼产品的标签信息,确保产品名称、产地、生产日期、保质期、保存条件以及生产企业、联系方式等内容齐全清晰,不要购买标签缺失、信息不全或字迹模糊的产品,以防买到来源不明或变质腐败的鱼;选购鲜活鱼应挑选游动活泼、体态正常的鱼,避免选择行动迟缓、体色异常或有伤病迹象的鱼,购买冰鲜或冷冻鱼要注意鱼体表面是否有光泽,鳞片是否完整,眼球是否饱满清亮,鳃部颜色是否鲜红(淡水鱼新鲜时鳃多呈淡红或鲜红色),不要购买体表黏液发黏、有臭味或眼球浑浊的鱼;淡水鱼应尽快处理或冷藏保存,加工鱼时要彻底清洗,去除内脏、鳃等易藏污纳垢的部位。烹饪时确保烧熟煮透,以杀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和病菌,避免生食或半生食淡水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