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鲁迅同款毛背心”走红 文创爆款“出圈”靠什么?
发布时间:2025-08-27 09:14:10

一件复刻版的“鲁迅同款毛背心”,成为2025上海书展最出人意料的“爆款”。这款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人文之宝”推出的文创产品,不仅引发年轻人购买热潮,更获得作家莫言、学者赵冬梅、收藏家马未都等名人的“自发带货”,迅速售罄并开启预售。

这款毛背心的灵感,源自鲁迅的经典形象及其背后的深情故事。1926年,许广平亲手编织了一件紫色绞花毛背心,从广州邮寄给鲁迅。鲁迅在《两地书》中回信:“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无须棉袍了。”“人文之宝”精准复刻了这一经典款式,并采用现代工艺使其更贴合当下穿着习惯。

市场对这款产品的热情远超预期。记者在淘宝电商平台看到,该毛背心券后价166元,已售出600余件,位列店铺文化衫热销榜首,现已开启预售15天内发货模式。

在杭州书画社有限公司总经理傅敏看来,这款产品的成功并非偶然。“鲁迅先生拥有极高的国民认知度,是强大的文化IP。”傅敏分析道,“但若仅有IP,没有精准的传播和设计,也难以引爆市场。在物质丰饶的时代,消费者为文创买单,更多是为其承载的情感价值和文化认同付费。”

“鲁迅毛背心”的走红,是当前出版机构积极探索“出版+文创”模式的一个缩影。越来越多出版社从试水走向成立专业团队,致力于开发体系化、差异化的文创产品。以“人文之宝”为例,其产品线已覆盖礼品、家居、收藏品等多个领域。

然而,文创开发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人民文学出版社文创部主任邝芮坦言,团队坚持“有趣为本,设计为辅”的策略,但也经历过IP开发不及预期的失败,“经典IP的普及度和受众基础,是成功的关键前提。”

傅敏对此深有同感:“大众看到的只是幸存下来的爆款,背后其实是大量平庸或失败的产品。”她强调,优秀的文创绝非对文物或IP的简单复制,而是深刻的“二次创作”。“设计者必须是‘桥梁搭建者’,既要深挖原作故事,又要精准洞察当代人的精神需求和人性共鸣点。唯有如此,文创产品才能跨越时空,真正走入现代生活。”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汪株燚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