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高增长伴行深内卷 空调业须靠创新谋破局
发布时间:2025-08-28 10:36:09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桑雪骐)政策推动叠加全球大范围极端天气,让2025冷年空调市场成绩斐然,但与之相伴的深度价格内卷却为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埋下隐忧。8月22日,由中国家电网主办的“创异破局•智启新程 2025-2026中国空调行业高峰论坛”在吉林长春召开。会上,专家呼吁,空调行业应以用户为本,通过差异化创新寻求行业突围,并以协同为翼,共建良性生态。

政策高温双驱动 市场量额双增

奥维云网数据显示,2025冷年我国家用空调累计生产20072万台,同比增长11.1%;销售19569万台,同比增长11.5%,其中内销10206万台,同比增长8.7%,外销9363万台,同比增长14.7%。零售方面,以自然财年计,今年1月至7月国内空调市场零售量5652万台,同比增长16.7%;零售额1720亿元,同比增长13.8%。

量额双位数增长背后,离不开政策与天气的两股推手。一方面,国补政策的延续与优化有效激活了消费潜力;另一方面,入夏后极端高温频发,包括长春、沈阳、哈尔滨乃至漠河等传统凉夏区域也迎来历史性热浪,空调的即期消费需求被极大激发。

“极端高温天气频发,打破了地域消费惯性。”中国家用电器协会秘书长王雷认为,气候异常正在重构用户需求,以往夏季不太需要空调的地区,如今空调已成刚需;原本单冷空调可满足的地区,也开始追求冷暖机型。

奥维云网白电事业部副总裁何金明表示,在政策对绿色节能、健康、智能类产品的精准引导下,行业呈现出显著的消费升级趋势。数据显示,1月至4月线上省电系列挂机销量渗透率已达39%,0风感舒适风挂机升至25%,2匹挂机、语音控制、新风等功能细分市场增势良好,显示出用户对高效、舒适与健康空调的需求正在扩张。

价格深度内卷 行业暗藏隐忧

成绩固然可喜,但繁荣的表象之下暗流涌动。

何金明介绍,今年从3月开始,空调行业拉开了历时4个月的长周期价格战。线上多品牌1.5P挂机击穿成本底线,低端机型毛利率跌破5%。“这场价格战并没有带来行业价值,而是对整个行业、对产业的货品结构和渠道结构带来破坏。”何金明分析说,从2008年至2025年超长周期来看,在每一次行业的高增长之后都会出现行业的阵痛,并带来非理性竞争。

“当前,行业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内卷压力。”王雷表示,价格战背后是产能过剩、库存高压与供需失衡的恶性循环,这不仅挤压企业合理利润,更透支行业创新潜力。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将于10月开始施行,为市场划定更清晰的红线,遏制低价倾销、虚假宣传等行为。吉林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董文军指出,新法对混淆行为、商业贿赂、虚假宣传、侵犯商业秘密、网络平台强制定价、滥用市场优势地位等不正当竞争行为将加强规制。董文军建议企业应强化合规意识、守住法律底线,并善用法律工具维护自身权益。

加强创新 破局求生

面对如此局面,王雷希望空调企业尽可能有所研判与布局,既要盯牢传统市场的更新需求,也要不失时机地拓展新市场。“中国空调产业的市场潜力仍有待于我们挖掘。”王雷认为,唯有以创新之火点燃高质量发展引擎,才能将内卷的红海转化为价值的蓝海。

今年,“好房子”概念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也为品质消费带来新动力。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任、研究员张昕宇指出,好房子应围绕安全、舒适、绿色、智慧等维度构建。空调产业可从中挖掘标准化、集成化、低碳化的发展机遇,通过复合系统开发、可再生能源协同及数字化运维等方式,实现好房子与好空调的协同发展。

何金明认为,围绕细分场景体验升级和技术突破、产品形态创新和原创技术突破尤为关键。

企业代表表示,空调行业、企业须强化天气预判能力,提前做好区域服务资源储备,以应对突发性的区域需求爆发;鉴于国补对品质消费与技术转型的拉动效应显著,空调企业希望政策能延续并进一步优化;但同时,也要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围绕性能、静音、节能、舒适、智能等关键方向持续深耕。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桑雪骐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