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在幸福·邻里食堂——“青邻”食堂的明档菜区挑选菜品 摄影 商报记者 严嘉俊
中午11点,上城区湖滨街道青年路上的幸福·邻里食堂——“青邻”已经热闹起来。年逾九十的王用均缓步走进食堂,正在明档旁整理适老化餐具的店长钟国兴看到王用均,笑着招呼:“老爷子脚下当心,慢慢来啊。”他放下手里的活,侧过身子给老人让开通道。
截至2024年底,杭州全市累计建成社区老年食堂(助餐点)2300余家,成为破解老年人 “吃饭难” 的重要民生载体。“我们年纪大了做饭力不从心,吃饭基本靠食堂,希望好的食堂可以一直办下去。”王用均朴实的念叨,道出了无数依赖社区食堂的老年人的心声。
政策护航 推动社区食堂“开起来”
“青邻”明档里,东坡肉、红烧猪脚、白切鸡等各类小碗菜一一摆出,让人赏心悦目。不一会儿功夫,就已经有十余位老人落座用餐。开业两年以来,这家临街的社区食堂已成为不少老人每天三餐的首选去处。
作为深耕杭州社区老年餐饮十多年的资深从业者,钟国兴运营过16家食堂。“现在街道鼓励有经验的餐饮人入局,还提供沿街铺位支持,大大降低了食堂的前期投入和运营成本,这给了我们实实在在的信心。”
钟国兴的这份信心,源于杭州对老年助餐服务的系统性政策支撑。自今年5月1日起,《杭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动城市社区老年助餐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正式施行,从多方面为食堂“减负”:对于新建、改造提升的老年食堂,政府会给予一次性建设补贴和支持。社区配套用房、养老服务设施用房,可以免费或者低价给老年食堂使用;政府、国有企事业单位的闲置房,可优先拿来办老年食堂,鼓励免租或减免租金。一系列“真金白银”的措施,破解了食堂“场地难找、成本难控”的难题。
政策的惠民实效,在拱墅区同样显著。东新街道东新园·大运河社区食堂和长庆街道的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均依托街道提供的相应政策支持顺利运营。而这份政策红利,不只体现在食堂的“开张运营”上,更切实呈现于老人的餐费账单,是看得见的实惠。
“像我们这个年纪吃饭还有优惠,来这里吃饭的老年人现在越来越多了。”王用均走到明档边说。这样的优惠并非 “青邻” 独有,而是杭州社区食堂面向老年人的统一暖心政策。用餐优惠方面,杭州对在社区食堂就餐的60-79周岁、80-89周岁、9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分别给予每餐享受八折、七折、五折优惠,并明确市级优惠不受地域、户籍限制。在“青邻”,红烧大排9元,炒豆芽3元,加上米饭2元,一顿饭14元。加上折扣,王用均这个年纪的老人家7元就可以吃到一顿热乎饭。
精细运营 用高性价比打动老人
社区食堂想要活下去,光靠政府托举还不够,自身的“造血能力”才是食堂长久运营的关键。杭州各社区食堂纷纷拿出看家本领,通过精细化运营降本增效,用高性价比打动食客。
“青邻”通过分时段调整供应模式,午间小碗菜减少浪费,晚上现点现烧满足个性化需求;东新园·大运河社区食堂依托食材直供体系,在保障食材品质的同时实现规模化采购,降低采购成本;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则用炒菜“机器人”代替厨师,节省人力成本。
除了成本,食堂也在运营上做出了自己的特色。“青邻”后厨,大连的海鲜、潮州的酸菜、兰溪的豆干陆续下锅,小锅现炒的香气飘出厨房时,老人们已陆续坐在餐桌旁等候。“我们用的兰溪豆干,价格相对来说比普通豆干高一点,菜品利润更低,但口味好,老人家喜欢吃,我们就做。品质不降、价格更优,老人才愿意常来。”钟国兴表示。王马大运河社区食堂通过“称重计价”模式,提升顾客选择自由度与性价比;东新园·大运河社区食堂则会联动旗下运营的多家社区食堂,不定期进行厨师轮调,更换口味,让顾客在同一家社区食堂就可以吃到多种地方风味。
饭菜之外 助餐服务释放小幸福
在杭州的社区食堂里,老人们的“幸福”不只停留在一餐热饭上,更藏在有温度的服务里。一封手写的《幸福食堂我赞扬,一件小事不能忘》的信,被钟国兴裱起来,挂在“青邻”的用餐区域。“你看墙上这封感谢信,就是我拜托朋友写给食堂的。”有一次在食堂,王用均脚上的鞋带散开了,恰巧手里又刚好端着饭菜,左右为难之际食堂一位年轻的工作人员帮他把鞋带系好了。“我们老了,行动不便,这虽然是小事一件,但却让我感受到了饭菜之外的幸福感。”王用均说。
“青邻”开业至今已经两年有余,“在我们食堂,员工们一般都会特别关注老年人的用餐情况,以便及时为老年人提供服务,我们在就餐区域也特别安排了适老化餐具,方便老年人就餐。办社区食堂,要有为老服务的心,实打实服务好老年人,照顾好他们的需求。大家信任我们,我就要办好。菜品不马虎、服务不懈怠。”钟国兴表示。东新园·大运河社区食堂在食堂侧门口设置了婴幼儿成长驿站,老年人用餐期间可以把孩子暂时放在驿站托管。午餐结束后,食堂就“变身”为老年人下棋看书的“共享活动空间”。
唯有将政策暖意、运营巧思与人文关怀相结合,才能让老年助餐服务真正“可持续”。从 “降本增效” 到 “品质服务”,杭州社区老年食堂正试图探索出一条政府引导与市场运作协同发力的可持续发展路径。当前,我国正加速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助餐服务作为养老体系的基础环节,其重要性日益凸显。 “青邻”正和全城 2300 余家社区老年食堂一起,合力书写着城市养老的温暖新样本——办一个幸福的食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