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从《浪浪山》到《黑神话》爆款不断 文创“热土”,何以西湖?
发布时间:2025-08-29 09:29:01

这个夏天,一只来自“浪浪山”的小猪妖闯进了亿万观众的心:动画电影《浪浪山小妖怪》上映三天票房便突破2亿元,眼下已进入2025年中国电影票房榜前四。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还有一张清晰的“西湖出品”标签——联合出品方杭州岸墨影视,来自西湖区艺创小镇。

从石破天惊的国产3A游戏《黑神话:悟空》,到震撼视效的《流浪地球2》,再到登顶中国影史票房榜的《哪吒2》,这些超级爆款身后都活跃着艺创小镇的身影。如今,这片热土已集聚了央视电影频道杭州基地、追光动画杭州公司、游科互动、时光坐标等产业链企业,一步步成为国内文创高地。

爆款何以频出?组建“IP互助社群”,企业共创成常态

《浪浪山小妖怪》的热映,再一次让艺创小镇站在了追光灯下。这几年,小镇企业大显身手,接二连三参与叫好又叫座的现象级作品——追光动画杭州公司联合出品的《长安三万里》荣获第36届金鸡奖最佳美术片奖、第37届百花奖“优秀影片奖”;露米埃动画参与了《流浪地球2》《哪吒》《深海》等片的特效制作;时光坐标不仅承担了《长空之王》的虚拟拍摄,还助力《功勋》等五部作品荣获中宣部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这些覆盖动画、电影等多类型的优质项目,共同擦亮了“艺创制造”的底色。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哪吒2》这部作品中,咕咚动漫工作室承担了电影分镜设计中龙王对峙等高燃片段,而露米埃动画组建了近30人团队,历时一年重点攻坚“天元鼎大战”等复杂特效,才有了银幕上令人震撼的视听体验。

而艺创小镇的魅力远不止于技术协作,而是构建出一种自发、互助、开放的创作者生态,吸引大量动画、游戏从业者聚集于此,形成从独立创作到工业化生产的完整梯队,共同推动“西湖文化”这一大IP出圈。在这里,“IP互助社群”日益成熟,企业之间“串门交流、碰撞创意”成为常态。《浪浪山小妖怪》电影线下主题展负责人李云杰感慨:“园区企业之间几乎没有隔阂,这种氛围非常珍贵。”

正因如此,一个个优质IP不断展现出生命力,从银幕走向现实,构建出跨媒介、跨业态的文创生态。《浪浪山小妖怪》的火爆带动了电影周边——杭州企业问童子团队与电影出品方联合开发的“小猪妖”玩偶“一偶难求”。截至8月20日,浪浪山系列玩偶已售出超3万只,产品预售期拉长至45天至60天。值得一提的是,“小猪妖”玩偶还亮相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记者会,助力“西湖文化”大IP出海。

多方如何托举?全流程支持,打通文化创新“任督二脉”

艺创小镇的成功,其背后是西湖区乃至杭州市多年来在政策引领、生态培育与机制创新上的系统性支撑。

作为浙江省之江文化产业带核心区,西湖区提出的“三创融合”涵盖了重点发展的文创产业,并持续用真金白银精准扶持。去年3月,《西湖区文艺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项目管理办法》出台,实现对文化项目从立项、创作到人才的全流程支持;一年后,新一轮《关于加快西湖区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扶持意见》强化对影视、动漫衍生品、文化出海等关键赛道的倾斜力度,其中两项政策属全市首创。目前,西湖区这些政策已兑付超2100万元扶持资金,惠及140余家文化企业。

除资金支持外,西湖区更以“服务赋能”为核心,积极优化营商环境。艺创小镇联合区审管办、区人社局等部门共办“艺创政务市集”,整合行政审批、融资对接、政策咨询等服务,“赶集式”送服务进企业,覆盖从子女入学、公积金提取到版权保护等创业全周期需求,真正让企业“轻装上阵”、专注创作。

而真正让艺创小镇脱颖而出的,是其紧紧抓住“科艺融合”这一特色定位。依托中国美术学院、浙江音乐学院等高校资源,西湖区推动建立“环之江文化创新圈”,通过组建科艺融合产业联盟,打通“高校—企业—市场”之间的资源壁垒。

可以说,艺创小镇的持续“破圈”,既得益于杭州市每年1亿元动漫专项资金的托举,也离不开西湖区在政策精准性、服务便利性、生态协同性上的多维探索。目前,艺创小镇已集聚影视科技、动漫游戏、创意设计等领域一批头部内容生产者。未来,小镇还将持续聚焦微短剧等大视听产业赛道,致力于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艺融合文创高地。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项捷 西湖微融圈 谢雯艳 邬依情 胡春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