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郑州讯(记者耿记安)近日,河南省市场监管局召开全省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调度暨冷库食品安全行政指导会,要求强化措施,进一步深入推进专项整治工作,重点加强冷库食品安全管理。
据了解,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开展以来,河南全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聚焦重点区域和重点主体,坚持“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加大监督检查和抽检力度,深入排查整治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查办了一批典型案件,形成高压管控态势。各地通过发布食品安全消费提示、科普宣传视频等形式,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科普知识;组织开展集中培训、教育警示、提醒告诫、行政指导等活动,不断提升食品经营者诚信意识,规范食品经营行为,专项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
专项整治会议强调了五项重要措施:深入排查整治,及时有效防范化解食品安全风险隐患;压实工作责任,强化经营主体和监管部门双重责任,确保问题整改到位;加大打击力度,坚持“严”字当头,严厉打击非法添加、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深化协同配合,着力构建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内外联动的工作格局;完善长效机制,加强监管制度机制建设,确保农村食品安全治理常态化、长效化。
专项整治会议强调,冷库食品安全管理是农村假冒伪劣食品整治的重要任务和关键环节,冷库经营者要切实提升食品安全意识,坚持守法诚信经营;要加强贮存过程管控,建立完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强化冷库温湿度的日常监测,加强人员管理和培训;要加强信息化系统建设,鼓励升级改造冷库设施设备,提升食品安全管理标准化、智慧化水平。河南省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要加强对冷库经营单位行政指导,规范日常管理行为,强化日常监管,全面排查冷库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定期公布典型违法案例,形成有力震慑。要创新监管方式,推进智慧监管,提升监管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