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万能险结算利率下调 多数不超3%低利率条件下靠什么“吸睛”
发布时间:2025-09-08 09:18:55

近日,人身险公司陆续披露万能险产品2025年8月的结算利率。数据显示,已披露结算利率的近300只万能险产品中,大部分产品结算利率在2.5%—3%区间,个别产品结算利率达3.5%;部分产品结算利率较前一月有所下调。

事实上,随着利率不断下行,资本市场波动较大,近年来万能险结算利率已然整体出现了下降趋势。面对如此窘境,眼下万能险又该靠什么来“吸睛”?

结算利率一降再降

万能险,是指同时包含保障和投资两大功能的寿险产品,产品名称中包含“万能型”字样,可灵活缴纳保费,也可调整保险保障水平。该类保险提供最低保证利率,结算利率则取决于保险公司实际投资收益率及对未来市场的预判进行调整,但不低于最低保证利率。

曾几何时,部分消费者将万能险视为“高息存款”的平替。因为其结算利率经常轻松超越4%,甚至可以超过5%。

但如今,随着资本市场波动调整,这一情况也发生了变化。拉长时间线来看,4%上下的万能险结算利率在2020年前后是常态,但将时间拨盘快进至2024年1月,仅有个位数的产品结算利率达到4%。

数据显示,截至9月5日,共有近300只万能险产品披露8月结算利率。其中,年结算利率超过3%的万能险产品共有24只,个别产品的年结算利率最高达到3.5%。

整体来看,大部分万能险产品的年结算利率不超过3%,约85%的产品年结算利率在2.5%至3%区间。

和7月相比,部分万能险产品的结算利率有所下调。比如,北大方正人寿旗下的聚宝盆(如意版)终身寿险(万能型)产品8月的年结算利率为3.2%,7月为3.3%。

对于万能险结算利率的走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万能险产品结算利率与保险公司的投资情况有关,当前固收类资产收益率下降,权益类资产波动较大,对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产生影响;同时,监管部门为防范利差损风险,会压降结算利率上限,要求结算利率与实际投资收益匹配。

结算利率仍存在下行空间

记者了解到,万能险利率包括保证利率和结算利率。保证利率写进合同,结算利率是保险公司向保单持有人实际分配收益的利率,结算利率不得低于保证利率,保险公司定期进行披露。

而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万能险产品的最低保证利率也在下调。自9月1日起,新备案的普通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5%下调为2.0%,分红型保险产品预定利率最高值从2.0%下调为1.75%,万能型保险产品最低保证利率最高值从1.5%下调为1.0%。

业内人士认为,调降万能险保证利率、结算利率,有助于降低保险公司负债端成本,缓解保险公司面临的利差损风险。

今年4月,金融监管总局印发《关于加强万能型人身保险监管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提出,禁止保险公司开发5年期以下的万能险,鼓励通过合理调整退保费用、保单持续奖励等产品设计要素延长保单实际存续期限;要求公司根据账户真实投资情况合理审慎地确定万能险结算利率,严格规范特别储备的使用等。

展望后市,王国军认为,万能险结算利率的走势与市场利率走势相关,目前10年期国债利率、存款利率与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仍处于下行通道,万能险结算利率仍存在下行空间。“但万能险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万能险的价值在于其灵活性,作为一种保险产品,它提供的是保障,而不仅仅是投资收益。”王国军说。

破局需差异化产品设计

对于低利率背景下万能险的破局之道,有业内人士认为,险企离不开差异化产品设计。万能险结算利率下降是低利率时代与监管转型的双重结果。未来,产品需从“高收益竞争”转向“长期价值竞争”,消费者则应更关注保险本质、风险对冲与长期规划。与此同时,险企应强化投资者教育,通过可视化工具演示不同利率情景下的收益,降低客户预期偏差。

需要关注的是,《通知》还对万能险销售进行了全方位规范。在销售万能险时,保险公司不能弱化万能险的人身保险保障属性仅使用“利息”“预期收益”等词语宣传产品;不能将万能险与其他金融产品进行简单类比或混同;不能对万能险超过最低保证利率的保单利益提供间接或隐性担保等。

新规旨在促进产品结构调整与创新,归根结底,保险公司还是要提高长期投资收益,实现万能险结算利率较分红险总体处于优势状态的目标,并稳步发展万能险产品。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苗露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