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国货美妆“一哥”珀莱雅拟赴港IPO 冲刺“A+H”本土美妆品牌第一股
发布时间:2025-09-10 09:09:41

每日商报讯 年内港股IPO市场热度持续上升。近日,“国货美妆第一股”杭州珀莱雅化妆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珀莱雅”)宣布拟港股IPO,向首个“A+H”本土美妆企业冲刺。

业界认为,A股公司赴港上市升温的核心动力来自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的共振。港股市场具备国际资本汇聚的优势,能为企业提供更广阔的融资渠道,同时,“A+H”双平台有助于提升企业品牌国际影响力,满足其全球化战略布局需求。Wind数据统计,截至目前,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达161家。

业绩增速放缓 美妆龙头珀莱雅再启IPO

2025年半年报发布后,珀莱雅官宣“拟发行H股并在港交所上市”的公告,计划成为首个实现“A+H”上市的本土美妆企业。

历经八年,这家从浙江萧山冲出的国货美妆企业再度向港股发起冲刺,此举也吸引来众多关注。

曾经,珀莱雅被资本市场视为是“国货美妆崛起的标杆”,上市即迎来高光时刻。2017年11月15日,其登录A股首日,开盘即顶格上涨44%,以22.09元/股的价格封住涨停板,总市值一举突破60亿元。

截至昨日收盘,珀莱雅收跌,跌幅1.54%报82.38元/股,换手率1.50%,成交量5.91万手,最新市值326.23亿元。从股价来看,虽说距离上市初增长显著,但相较于2023年135.22元/股的历史高点,股价跌幅已超37%,市值蒸发近200亿元,这一规模相当于2024年3个“彩棠”(珀莱雅旗下增长最快的子品牌)的营收总和。

除了市值缩水,珀莱雅还一度遭遇“陷入增长天花板”的争议。2024年,珀莱雅总收入达107.78亿元,其中线上收入102.34亿元,占比95.06%。但近日的半年报显示,其营收同比增长7.21%至53.62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3.80%至7.99亿元。虽说营收净利润双增长,但两者增速均创出2021年以来半年度历史新低,且对比2024年同期的营收增速、净利润增速近乎“腰斩”。

与此同时,主品牌“珀莱雅”2025年上半年营收39.79亿元,同比微降0.08%,这是近五年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实际上,近年来,主品牌珀莱雅的营收占比不断下滑,从2022年的82.74%下降至2024年的79.69%。

“A+H”上市公司增至161家

年内11家加入“A+H”行列

虽说营收净利润增速均下降,但市场方面,珀莱雅依旧稳稳拿下“国货美妆一哥”的头衔。

继2024年其首次登顶中国护肤市场国货美妆市占率第一之后,2025年上半年珀莱雅以53.62亿元营收领跑中国美妆市场,剥离非化妆品业务后,其护肤品类市占率较第二名高出2.3个百分点,持续领跑行业。

在官宣赴港IPO之前,珀莱雅正通过投资手段进行业务布局。

近日,珀莱雅通过旗下全资子公司珀莱雅(海南)投资有限公司,以38.45%的持股比例成为彩妆品牌花知晓第二大股东。据了解,花知晓成立于2016年,主打少女心美学产品设计,并凭借高度内容化的运营方式,抓住了Z世代消费者群体,这也是其获得珀莱雅投资的主要原因。

花知晓在海外市场的布局也很亮眼。其从2019年开始出海,进入日本市场,成为较早进入日本市场的国货美妆品牌之一。2022年建立欧美独立站,2024年进入美国零售商Urban Outfitters。据媒体报道,目前花知晓已经进入了十余个国家,海外市场营收占总营收比重达到10%。

而赴港IPO此举也被视为是加快国际化战略和海外业务发展,寻找新增量,提升综合竞争力。

实际上,珀莱雅并非唯一寻求港股上市的美妆企业。今年7月,欧莱雅、宝洁原料供应商天赐材料选择赴港IPO,主要动因也是“全球化布局”;前不久,美妆代运营商若羽臣也启动了H股二次上市计划。

如今,“A+H”上市模式成为资本市场的“新宠”。截至9月8日,同时在A股和港股上市的公司(即“A+H”公司)达161家,年内已有11家A股公司在港股上市。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叶晓珺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