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充电宝是人们日常出行的必备单品。但你知道吗?这个小小的“能量补给站”,如果没有3C认证,可能会有安全隐患。最近,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就查处了一起销售无3C认证充电宝的案件。
销售没有3C认证的充电宝被处罚
今年7月,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在对辖区内一家数码商行检查时,发现柜台里陈列的两款充电宝“不对劲”——外包装上没有3C强制认证标志。执法人员进一步询问,商家也无法提供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证书。
经查,涉事商家销售的两款充电宝分别为罗**品牌某型号(4台)和品*品牌某型号(3台),均未经过强制性产品认证。商家称这些是早期进货的产品,打算作为赠品送给消费者,货值共计230元。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及《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描述与界定表》,移动电源属于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目录中的第八大类“电子产品及安全附件”,必须经过认证并标注认证标志后才能销售。当事人的上述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属于销售未经强制认证的产品的行为。最终,上城区市场监管局依法对其作出罚款230元的行政处罚,并责令限期改正。
3C认证赠品也不例外
对此,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解读,近年来,随着充电宝使用频率激增,因质量问题引发的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为强化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2024年8月1日起,《关于对锂离子电池等产品实施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的公告》明确,未获得CCC认证证书和标注认证标志的充电宝,不得出厂、销售、进口或者在其他经营活动中使用。2025年8月15日起施行的《强制性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移动电源、锂离子电池和电池组(试行)》,进一步规范了CCC标志样式与查询方式,为消费者带来更多便利。
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表示:“部分商家对3C认证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甚至觉得赠品就可以例外。但不管是正价销售的商品还是赠品,只要属于强制性认证目录内的产品,都应该经过认证。”商家进货时务必索要并核查产品的3C认证证书,拒绝来源不明、资质不全的产品。
同时,上城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充电宝时,一定要擦亮眼睛。购买时先检查外包装是否有清晰的CCC认证标志;也可以通过官方平台查询认证编号,确认产品信息与认证内容是否一致,避免买到“伪造认证”产品;购买后记得留存发票、小票等凭证,一旦发现问题可及时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充电宝虽小,安全责任大。上城区市场监管局将持续加大对无3C认证电子产品的查处力度,从源头遏制安全隐患问题的发生。同时也呼吁广大经营主体守法经营,消费者提高警惕,共同守护移动电源的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