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杭州大会展中心CP31同人展到湖滨银泰in77的“重返霍格沃兹”快闪活动,刚刚过去的这个夏天,杭州似乎已经变成了一座 “痛城”。如今,“痛文化”(指在显眼的地方展示自己的二次元爱好)已经成为二次元年轻人表达热爱的直接方式,而“痛”的方式可以被他们无缝衔接进生活各处,“痛系生活”悄然兴起。
记者在小红书搜索“万物皆可痛”,发现相关话题的笔记数量已近百万,话题阅读量更是超过20亿。小红书近期发布的《二次元创作趋势报告》也显示,仅仅两年时间,二次元赛道已成为小红书上仅次于时尚、美食的第三大内容发布品类。如今,小红书上的二次元兴趣人群规模达到了1.37亿,二次元内容发布规模在一年内猛增175%。
随着二次元文化的快速发展,在大部分人对于“痛文化”的理解还停留在痛包、痛柜上时,痛车、痛屋也变得愈发常见。年轻人在打造人生重要时刻的仪式感时,也少不了“痛文化”的身影,例如上海理工大学的青柳,毕业前花三个小时赶制出“痛学士服”,密密麻麻把这些年收藏的吧唧都别在上面。记者了解到,“痛学士服”“痛学士帽”“痛系捧花”已成为这届大学生的“痛系毕业三件套”。
此外,还有不少二次元年轻人开始办起了“痛婚礼”,甚至还有人开始承包起奶茶店、饭店甚至商场,为“自推”举行“痛生日会”。95后姑娘甜豆是《哈利波特》的忠实爱好者,原著、电影、游戏,她一个都没放过,还“凭实力”在游戏中认识了现在的老公。由于双方共同的爱好,除普通婚礼外,今年年初,他们还设计策划了一场属于哈利波特魔法世界的“痛婚礼”,邀请了游戏中认识的朋友共同见证。
从上一辈二次元爱好者的羞于对外表达自己的“属性”,到如今二次元年轻人的“万物皆可痛”,二次元似乎正在成为连接不同代际的纽带——不少年轻人通过带着长辈cosplay,记录下长辈独特的美,并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了解彼此。
在“万物皆可痛”的热潮下,一种名为“同好社交”的新型消费场景应运而生。不管是逛商场买谷,还是吃联名餐、打卡主题餐厅,如今的线下,这样和生活交织的、能找到同好的线上阵地越来越多。就以杭州为例,湖滨88从橱窗大屏到廊道空间,再到整个室内,都贴满了二次元海报,展区、舞台区、妆造区、二手交易区……可谓应有尽有。
不难看出,在二次元年轻人的带领下,二次元似乎已经成为融入三次元的大众生活方式。“痛系生活”和日常生活共同在三次元的土壤上生根发芽,二次元已不再是需要“破”的圈,而是年轻人构建生活、表达自我、连接同好的共同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