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江苏省消保委发声:航空公司“锁座收费”涉嫌侵权
发布时间:2025-09-29 10:57:34

中国消费者报南京讯(记者薛晶晶)花了机票钱,想选个靠窗座位还要额外加钱,免费能选的只剩后排中间位,这合理吗?9月26日,江苏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文指出,航空公司通过锁座行为,将本应免费提供的选座服务变为付费选项,涉嫌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自主选择权。

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购买经济舱机票后,前排、靠窗、靠过道等座位被航空公司锁定,需支付几十元至数百元不等的费用才能解锁选择,想免费选座只能在有限的后排中间位置选择。这一原本为保障飞行安全设置的锁座机制,逐渐异化为航空公司的增收手段,不仅引发消费者的不满与质疑,也对当前消费者权益保护和航空行业监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江苏省消保委表示,航空公司锁座收费的行为主要存在三大核心问题,直接触及消费者权益保护边界。一是锁座规则不公开、不透明。多数航空公司未在购票页面或官方渠道明确公示锁座比例计算依据、动态调整机制及选座具体的收费(或积分兑换)标准,同一航空公司不同航班的锁座范围与收费金额也存在差异。消费者往往在购票后进入选座环节,才发现优质座位需额外付费,失去提前预判与选择的权利。

二是锁座比例攀升、范围扩大,挤压消费者选择空间。据悉,热门航线、节假日航班的锁座比例尤为突出,锁座范围也从早期涉及飞行安全的紧急出口等特殊座位,逐步扩大至普通经济舱的前排、靠窗、靠过道等相对较舒适的座位。而免费可选的座位多集中在机舱后排中间座位,甚至有连排座位被拆分锁定,同行人无法邻座的情况。江苏省消保委表示,此举锁住的不仅仅是飞机座位,更是在给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上锁,影响消费者合法权益。

三是锁座收费合理性尚待考证。在公众认知中,机票费用已包含安全运送至目的地及提供座位的基础服务,选座本应是机票权益的一部分。但部分航空公司的锁座行为则是将基础权益进一步上升为增值服务,且对同一舱位内不同座位的选座费定价不同。江苏省消保委指出,此种收费模式更多是航空公司对座位资源稀缺性的营利性利用,而非基于服务成本的合理考量。所谓行业惯例,难以掩盖其收费缺乏成本依据、过度逐利的本质。

针对这一乱象,江苏省消保委明确表态:机票费用已包含基础座位使用权等核心服务内容,航空公司通过锁座占用优质座位、额外收取选座费的行为,涉嫌侵犯消费者的知情权与自主选择权,同时与航空公司应承担的公共服务责任相违背。

“航空公司可以创新盈利模式,但不能损害消费者的法定权益。”江苏省消保委强调,只有在保障消费者基本权益的基础上拓展收入来源,才能实现航空行业健康发展与消费者权益保护的双赢。江苏省消保委建议航空公司,锁座行为应回归安全初衷,仅对紧急出口、安全员座位等涉及飞行安全的特殊座位进行必要管控,同时规范经营行为,在购票页面、官网等显著位置,以清晰字体公示锁座具体规则范围、选座收费标准等信息,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

对于航空公司的行为,江苏省消保委建议监管部门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尽快出台针对性规范,明确航空公司锁座的合法边界与定价依据;同时加大监管与查处力度,对超比例锁座、隐瞒收费规则、强制付费选座的航空公司依法追责,督促航空公司落实主体责任。

江苏省消保委提醒消费者,购票前应仔细查看平台或航空公司公示的选座规则,优先选择锁座透明、免费座位充足的航空公司。若发现航空公司隐瞒锁座规则、强制要求付费选座,可拒绝并保留购票页面截图、沟通记录、账单等证据;遭遇锁座纠纷时,可通过12326民航服务监督热线或向相关部门反映,依法主张退还不合理费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薛晶晶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