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张明谦和几个好朋友坐在喀摩尔餐厅喝下午茶,见证着家门口浙江省“敬老月”活动暨“浙条街 那些年”银发街区的启动,他们对此充满了期待。
今年70岁的张明谦,一直生活在中山中路一带,这条街在他记忆中,曾是杭州老底子最热闹的街区之一。千米左右的街上,汇聚了杭州最早的钱庄、最有名的绸缎庄、最地道的茶食铺。
“那时候官巷口是街区的中心,相当热闹,当时去豫丰祥百货公司买东西还要排队的,像老人穿的棉袄、家里用的高压锅橡皮圈、搪瓷杯、汤婆子都要在这里买,每年到了重阳节,都一定要买江南春的重阳糕。”张明谦回忆道。
这条数百年的老街,始终是杭州人心中绕不过的一道乡愁。如今,它“变身”银发时尚街区,依旧让大家眼前一亮:耳畔是小广场乐队演绎的经典老歌,看着一张张街区的怀旧老照片不经感叹时光飞逝,经常逛的黎洪秘制牛羊馆门口有了“银发候车专座”,羊坝头浇筑了长为99米的康养游步道、喀摩尔餐厅首次推出老年人专属膳食套餐……
记者看到,喀摩尔餐厅首次推出了软食、低糖、低盐套餐“银龄膳食”,有适合老年人吃的扁豆汤、空气面包、牛肉卷等,价格便宜不少,凡是60岁以上(含)的老年人到店内都可以享受优惠。店门口还有AI合影区,只要点一点屏幕,就可以生成“1980年中山路老照片”、“2025年新街景”等场景照片。
像这样的潮流新场景,这条街区上还有不少“可看、可玩、可购、可忆”的体验点位,中山中路天桥老照片展、中山中路小广场、249号主题展厅、东方造像馆、喀摩尔餐厅、银龄创客驿站、旅居康养展示区等。同时,街区还发布了十大“老有意思”银龄消费场景,比如老有安居、老有颐养、老有才了、老有去处、老有爱了等。
该街区的启动,只是第16个全国“敬老月”的一个亮眼环节,杭州市发布“养老服务全城通吃、通游、通学”项目,杭州老年人凭一张卡即可在全市范围内畅通无阻地享受旅游、餐饮、教育等优质服务资源,从“本地化服务”迈向“全域通享”。
其中,“全城通吃”可以实现“一刻钟”舌尖养老,可以实现老年助餐区域壁垒和户籍限制,不同年龄段可以享受5-8折优惠折扣,实现“全城通吃、优惠通享”。截至目前,接入“全城通”老年食堂已突破1600家,累计服务老人超3200万人次,消费总额达2.7亿元。
据悉,杭州市“敬老月”活动也于近期陆续开展,重点推出“九个一”活动,通过举办一场广场活动、开展一次集中慰问、举办一场养老院院长大会、开展一轮养老服务消费补贴推介活动、组织一次书画摄影大赛、组织一次“科技助老游湖山”活动、开展一次集中送课活动、举办一批老年文体赛事、发布一个“全城通”服务品牌等系列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