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新车价格战放缓 9月主流车型保值率普遍提升
发布时间:2025-10-20 09:46:46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随着新车价格战缓和,二手车保值率也迎来变化。10月16日,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2025年9月中国汽车保值率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在3年使用车龄的情况下,保有量较大的车型保值率普遍提升。当前,二手车市场车源情况如何、哪些车型保值率提升最明显、对汽车消费市场又会产生哪些影响?

二手车车源量较快增长

在多项利好政策推动下,今年前7个月,全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突破1293.8万辆,同比增长3%。中国汽车流通协会表示,8月份,二手车市场整体正在从淡季向旺季过渡,尽管受到天气因素和新车集中上市影响,但从市场实际表现来看,市场景气度有所改善。尤其是8月下旬,二手车交易规模已经呈现出了旺季特征,并且随着开学季的临近,家庭购车需求逐步释放,为市场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为提升二手车消费市场活跃度,9月12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能源局等8部门联合印发的《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2025年力争实现全年汽车销量3230万辆左右;2026年行业运行保持稳中向好发展态势,产业规模和质量效益进一步提升。其中,在二手车方面,要求各地落实二手车销售“反向开票”、异地交易登记等便利化措施,探索建立线上交易管理制度,加强汽车领域信息共享开放,提升二手车信息查询平台准确性和权威性,促进二手车高效流通。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信息部副主任陆广智对《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表示,相比以往,《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了以高质量供给引领需求、创造需求,并提出以技术创新激发潜在消费需求、以标准升级引领产品质量提升、加快汽车行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

受利好政策推动,9月,全国二手车车源量达到81.33万辆,同比增长近6%。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战略合作伙伴精真估的数据员李明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9月车源量的明显增长,折射出二手车产品流通渠道更为畅通,对稳定全国二手车市场十分重要。

豪华品牌保值率回升

《报告》显示,与此前几个月各级别保值率大幅波动不同的是,9月,保有量较大的中型轿车、紧凑型SUV和中型SUV保值率均有提升,分别为51.3%、51.7%和49.8%。此外,小型轿车、中大型轿车保值率也有不同程度提升。记者注意到,即便中大型SUV、MPV保值率环比小幅下降,但保值率均在55%以上,处于合理调整范围。

面对市场主流车型保值率普遍提升的行情,李明分析称,由于多地出现补贴“限额”的情况,新车价格整体回升,带动主流级别的二手车价格回升。同时,小众细分市场由于销量较低,受到影响也较小。高端车型的保值率有所下滑,尤其是MPV降幅较大,缘于厂商近期推出的换代新车有更好的性价比。

今年,各大豪华品牌纷纷推出改革措施,通过布局电动化、搭载更多科技配置等方式,止住品牌保值率下滑势头。8月,大多数豪华品牌保值率上涨,而位居豪华品牌保值率榜单末位的英菲尼迪环比下滑,保值率仅为37.6%。

9月,在主流海外品牌保值率调查中,本田、丰田、大众品牌位居榜单前三位,保值率分别为56.2%、55.6%和52.7%。相比之下,三菱、标致和雪佛兰保值率有明显下降,均低于45%。《报告》显示,大众品牌保值率提高,轿车产品贡献较大;法系品牌本月保值率降幅较大,仍深陷价格战的影响之中。

在自主品牌方面,9月保值率涨跌不一。吉利、理想、名爵、零跑保值率排名有所上升,而奔腾、蔚来和哪吒位居保值率榜单后三位,均低于41%。

插混车型保值率下降

“现在新能源车的销量已连续多月超过燃油车,但为何我的新能源车保值率仍然在低位徘徊?”今年,越来越多的新能源车主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认为,配置智能、科技感突出的新能源车应该具备与其市场地位相符的保值率表现。

新能源车在流通领域面临的困境,折射出其迅猛发展与市场体系不完善之间的矛盾。《报告》显示,9月插电混动和纯电动车型保值率分别为43.2%和42.8%。其中,插电混动二手车受新车多项补贴因素影响,销售压力较大。

记者注意到,部分车企为抢占市场,一年内多次升级同款车型,甚至推出全面换代产品。这种高频迭代策略虽能快速响应市场需求,却导致车型生命周期大幅缩短,进而降低二手车保值率。李明表示,由于新能源车产品的升级迭代速度持续加快,致使新能源二手车尤其是二手混动车型在能耗、快充、智能网联化等方面相比新款有较为明显的劣势。比如,根据新能源车购置税优惠新政,自明年1月1日起,插电混动乘用车的纯电续航里程门槛将从现行43公里提升至100公里,技术标准显著提高。受此影响,相关数据显示大部分一年车龄的插电混动车型保值率仅在70%左右,相当于不少三年车龄燃油车的保值率。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负责人告诉《中国消费者报》记者,为提高新能源车产品质量,推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升,市场监管总局今年首次开展新能源车整车产品质量专项抽查。与以往抽查方式不同,此次抽查采取从生产到流通的全链条监督,抽样范围从车企生产线延伸至经销商仓库,避免特供检测车影响调查结果,保证抽查样本与市场上真实产品质量相同。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吴博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