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占地仅一平方米的“健身私教”来了 未来体育会是什么样?
发布时间:2025-10-22 08:56:28

杭州日报讯 在全民健身的当下,科技能赋予其怎样的惊喜?在城西科创大走廊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的科学家工作室里,浙大博士孙相宇给出了答案——将传统健身房里笨重的金属配重件,替换成轻巧智能的电机系统。

于是,能走进千家万户,占地仅一平方米的“健身私教”来啦!

从康复机器人跨界体育健身 什么变了?

初见孙相宇,就知道他爱健身,宽大的T恤掩不住肩头高高隆起的三角肌。见记者注意到,他羞赧一笑:“只有热爱才会全身心投入。”

在浙大读博前,孙相宇一直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求学,那是中国航母总设计师的摇篮。如今,孙相宇并没有从事高大上的“国之重器”研发,而是一头扎进接地气的体育健身蓝海,落差会不会有点大?孙相宇连连摇头:“你别看只是台健身器材,科技含量其实不低。”

这话要从头说起。

孙相宇深耕的专业方向是电机和运动控制,他初次创业时主攻康复机器人研发,比如外骨骼系列,“我负责的领域,主要是关节模块上力的变化控制。”

然而,康复市场始终有局限,如何寻找一个千亿级别的市场,用类似的科技来撬动?201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孙相宇在某网站上看到一台用于康复领域的模块化电机设备,能模拟出各种力形态;后又因疫情居家办公,孙相宇在为去不了健身房发愁时,灵光一闪:“把这玩意儿塞到健身器材里,得火!”

这并非无源之水。早几年,孙相宇就关注如何在电机中切入一系列控制和算法,来模拟训练中的各种发力模式。

但研发之路布满荆棘。如何让设备实时感知用户动作?除了体积,相比传统健身器材优势在哪里?怎样把模块更好地架设到器材上?反复推翻设计稿,一次次优化算法……2022年,第一台样机在孙相宇家的客厅诞生;2023年,杭州全进科技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研发的“TOVIGOR智能健身镜”,以“一平方米健身”为核心理念推向市场。

从大型空间转为一平方米健身 好不好用?

在浙江大学成果转化基地的公共休闲区,记者见到了挂在墙上的“TOVIGOR智能健身镜”,就像一块略显厚度的长方形显示屏,只不过屏幕两侧伸出两只机械手臂。

和传统健身器材有啥不一样?好不好用?“你上手试试就知道。”这是孙相宇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把机器调到水体阻力模式,记者上手一试,感觉拉的时候挺费劲,但往回收的时候自带助力,轻飘飘,就和划船机上的感受一样。

“不止是划船。”孙相宇一通示范,无论是推、拉、提、举,都有相应模式,深蹲架、龙门架……那些大家伙的活儿,它全包了!

光能练还不行,在家健身,一怕没人教动作,二怕力竭了或手滑了,咣当一下受伤。为此,机器内置了力竭保护与脱手保护两项核心技术——肌肉抖得不行了,它立马能感觉到,自动把阻力降下来,速度也放慢,安全“着陆”;万一真的手滑了,电机也能唰一下刹住,防止器械猛烈回弹。

此外,“TOVIGOR智能健身镜”内置450+课程,用户可通过屏幕实时查看动作轨迹、卡路里消耗等数据,AI还会根据训练表现调整计划。“它就像一个24小时在线的私教,成本却不到真人私教的一成。”孙相宇说。

如今,这台“健身私教”已在B端(Business-to-Business:面向企业用户)市场打开局面——健身房、社区活动中心、酒店小型健身房……商用场景占了80%以上的销量。去年,公司销量突破900台,产值跃升至数百万元;今年,公司与一家康养公司签下大笔订单,预计年销售额将大幅提升。

“杭州大厦、解百大厦内都有我们的体验中心。”孙相宇说,针对B端需求,团队还在打造“全包式健身房解决方案”,从器械、装修到运营支持,为那些200平方米以下的精品健身房提供“一站式交钥匙”服务。

伴随量产和技术迭代,这台上万元的“健身私教”价格也将逐步下探。孙相宇透露,公司正在开发轻量版机型,未来目标是将价格降至万元内。

科研的脚步从未停歇,一个更诱人的未来图景正在展开。

孙相宇说,可以想象在一个私密的小空间内,大语言模型化身“AI私教”,为你量身定制训练计划;灯光与音乐随动作节奏跃动,情绪价值拉满;在运动中最闪耀的“荷尔蒙时刻”,智能系统能自动捕捉你的肌肉线条与力量爆发;更重要的是,你可以尽情嘶吼、呐喊,再没有旁人侧目。

从客厅“实验室”起步的“一平方米私教”,正悄然重塑人与运动的关系:它不再受限于空间与时间,更剥离了社交压力,让每一次发力都回归纯粹的身心对话。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沈俊楠 胡杨 记者 吴佳妮 张之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