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MINI COOPER突然“趴窝” 1.7万的维修费谁来出
发布时间:2025-10-23 08:51:58

近日,市民李女士驾驶一辆MINI COOPER在山路中突遇“趴窝”熄火的惊魂一刻。经4S店检测,车辆存在“发动机控制模块”损坏。面对1.7万元的高额维修费,车主与4S店各执一词:一方质疑车辆存在质量缺陷,另一方则坚持“过保自费”原则。因此,李女士联系本报反映了此事。

车主:

核心部件故障

岂能“过保即免责”?

“现在想起来还后怕,要是当时在高速上,后果不堪设想。”回忆起事发经历,李女士仍心有余悸。

10月17日当天,李女士驾驶着自己的MINI COOPER行驶在四明水库附近的山路上,当时车速仅25公里/小时左右,车辆突然出现异常。“一开始感觉像是供油供不上,车身一顿一顿的,勉强还能继续开。”李女士称,没过多久,车辆报警并自动切换到空挡,随后彻底失去动力,停在山路中间。

这一突发状况仍让她对车辆安全性产生极大担忧。2020年,她花费30万元在杭州金昌宝湖MINI店购置了一台MINI COOPER 1.5T轿车,5年来车辆仅行驶3万公里。

车辆问题在修理厂未能得到妥善解决后,李女士又将其拖至金昌宝湖MINI店。经检测,工作人员称发动机核心部件——DME控制模块存在故障,需要整体更换才能解决问题。且由于车辆过保维修需车主自费,报价1.7万元。李女士对该价格表示无法接受。

“发动机内部部件出现问题不是我人为使用不当造成的损耗,这应当是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李女士认为,车辆才开了3万多公里就出现如此危险的发动机故障,厂家和4S店理应承担维修责任,而非让消费者为质量问题付出高额的代价。

4S店回应

坚持“过保自费”

已申请“善意维修”政策

针对李女士的遭遇,记者联系了金昌宝湖MINI店相关负责人。该负责人表示,经店内技术人员检测,李女士的车辆确实存在上述问题。

对于维修费用,该负责人称,李女士的车辆已超过了3年10万公里的质保政策范围,因此维修费用需由车主自行承担。基于配件成本和工时费核算,最初报价1.9万元,后来考虑到车主的实际情况,店里已经申请了优惠,将费用降至1.7万元,已经作了让步。

当记者提及“车辆出现发动机重要单元故障,是否存在质量问题”时,该负责人称,该区域故障较为少见,不属于MINI品牌通病。且车辆未在店内维修保养的时间较长。“由于无法追溯和确定车辆在外部保养机构的维修历史与具体操作,我们难以将此次故障与车辆本身的质量建立直接关联。”他表示。

在记者介入并沟通情况后,4S店表示,鉴于车主的特殊情况,他们已正式向厂家提交了“善意维修”(Goodwill)的申请,承担部分维修费用。目前,此项申请正在等待厂家的批复。

车辆过保遇故障

三招防范与应对

李女士遇到的问题,并非个例。不少消费者都曾遇到“车辆过了质保期出现故障”的情况,部分豪华品牌车主还可能会面临高额的维修成本。对此,业内人士和法律专家为消费者提供了三点处理建议:

第一,提前规划续保,覆盖关键部件风险。对于车辆即将过保的消费者,可提前了解4S店或厂家推出的“延长质保”服务,尤其是针对发动机、变速箱等核心部件的续保方案。虽然需要额外支付费用,但能在车辆过保后,为关键部件的故障维修提供保障,避免遭遇“过保即出故障”的高额维修成本。

第二,尝试品牌特殊支持。部分品牌有类似的“善意维修” 政策,即为超出保修期但符合条件的车辆提供的增值服务,针对正当零部件故障可申请免费或部分免费维修,但须符合适用条件。如宝马需车辆保养记录完整,针对关键部件故障提供优惠;奔驰对5年内、里程适中且非人为故障车,可能减免费用;奥迪对忠诚度高的车主,过保后小故障可能免费处理,这一途径往往比仅与4S店协商更有效。

第三,全程保存证据。无论车辆是否在质保期内,消费者都需养成保存证据的习惯,包括保存购车合同、保养记录,故障后留现场影像、聊天记录、检测报告、维修报价单等,为后续处理提供依据。协商无果可联系消费者协会或市场监管部门协助,通过第三方介入推动问题解决,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郭雨昕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