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福建加强小作坊监管整治与提质升级 激发乡村产业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23 09:16:50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张文章)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关系大民生,既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难点,也是传承地方特色食品、促进就业增收的重要载体。今年以来,福建省市场监管部门坚持“严管”与“优服”并重,在持续强化监管执法、排查风险隐患的同时,积极探索小作坊集中治理、规范提升和特色培育的有效路径,推动小作坊从“散乱差”向“精特优”转变,努力实现保障食品安全与促进产业发展的有机统一。福建各地市结合实际,创新举措,涌现出一批典型经验。

约谈培训筑牢安全防线

为巩固深化肉制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强化企业合规生产,提升肉制品质量安全水平,8月6日,泉州市市场监管局举办全市肉制品生产加工企业(小作坊)专题培训暨工作约谈会。培训会监管端企业端同时开通、线上线下同步开展,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在县(市、区)局和监管所会议室集中培训,其他相关从业人员在线学习,最大限度便利企业灵活参训。

会议通报了整治制售假劣肉制品专项工作排查发现的主要风险点,结合近年来泉州市肉制品抽检监测不合格情况,深入剖析近期检查发现的肉制品生产主体在物料采购、环境条件、台账记录、过程管控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共性问题,要求与会企业(小作坊)主动对照、深入自查,明确整改方向,有效落实整改措施,举一反三强化质量管控,全面筑牢肉制品质量安全防线。

培训会邀请中国肉类食品综合研究中心、国家肉类食品质检中心郭文萍主任进行肉制品生产企业规范生产业务培训,采取法规解读与问题案例剖析相结合的方式,围绕原料采购查验、生产过程控制、不合格原因分析等企业关切的核心环节和问题易发高发领域,进行了重点突出、深入浅出的讲解,指导企业结合“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认真开展食品安全自查,保证企业合规生产,有效防范风险。

培训会后,泉州市市场监管局对2024年以来抽检监测不合格的肉制品生产企业(小作坊)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各企业、小作坊高度重视肉制品安全,履行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彻底排查产品抽检不合格原因,堵塞管理漏洞、消除风险隐患。

推进小作坊“提档升级”

三明市沙县区立足“中国小吃之乡”根基,以“小作坊升级带动大产业”为抓手,将食品小作坊规范提升与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深度融合,通过三大举措扎实推进食品小作坊“提档升级”。

沙县区市场监管局聚焦沙县区小作坊生产特性,针对原料存储杂乱、杂物乱堆、卫生管控不严等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27类纳入目录的小作坊逐一建立“一坊一档”电子台账,实行“问题清单-整改清单-销号清单”闭环管理,今年1至9月底,检查食品小作坊29户次,发现并整改问题5个,有效夯实基础生产规范水平。

沙县区以制定产品团体标准为核心抓手,围绕沙县小吃小作坊重点品类,制定了板鸭、面条、豆干等团体标准,有效填补了沙县地方特色食品安全标准空白。在此基础上,针对各个小作坊生产工艺、加工场所布局等核心内容,提供合理化改造建议,帮助优化空间布局,规范操作流程,推动生产从“粗放化”向“标准化”转变。

沙县区市场监管局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压实小作坊主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提升其自主管理意识和能力,组织监管人员、有经验的经营者成立“小作坊帮帮团”,逐户开展“对标对表”现场指导,精准解决小作坊在优化过程中遇到的技术、流程难题,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截至10月上旬,今年已组织38人次开展“面对面”指导,帮助6户小作坊完成硬件改造、流程优化,实现“提档升级”目标。

全链条培育“富民小作坊”

永安市市场监管局以深化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为抓手,积极推进“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工程,通过全链条培育“乡村富民小作坊”,有效激发乡村特色食品小作坊发展活力,全面筑牢基层食品安全防线。

永安市市场监管局结合各乡镇特色食品,如贡川镇(洛神花蜜饯)、西洋镇(柿饼)、罗坊乡(腊鸭)等,优先向三明申请地方特色小作坊目录。获批后,组织专业监管团队逐户开展靶向调研,精准识别生产环节安全隐患及不规范问题,为后续精准施策提供数据支撑。

针对调研发现的共性及个性问题,实施“一坊一策”精准提升策略,为每家小作坊量身定制整改方案,指导小作坊加强场地硬件改造和软件升级,要求按照生产工艺流程优化场地布局,完善“三防”设施(防蝇、防鼠、防尘),淘汰老旧、存在安全隐患或不符合卫生要求的设备,推动实现生产场地布局与工艺流程有机融合。

在硬件升级基础上,永安市市场监管局指导小作坊建立并严格执行原料采购验收、生产关键环节控制等标准化操作规程,同步推进从业人员能力提升工程。通过分类开展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标准化操作流程及质量管理技能专项培训,全面增强从业人员专业素养,激发小作坊内生合规动力,形成“硬件改造+软件升级”双轮驱动、标本兼治的提升模式。

截至10月20日,该局已完成全市12家存量食品小作坊提质升级改造,指导5家新建小作坊规范取证。通过树立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示范典型,将小作坊改造提升工作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及富民强村战略,为特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在筑牢群众“舌尖上的安全”防线基础上,有效开辟了一条“小作坊带动大产业、促增收”的乡村富民新路径。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张文章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