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促进川浙茶产业交流 2025蒙顶贡茶中国行·西湖赏茗大会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23 15:14:40

10月23日,2025蒙顶贡茶中国行·西湖赏茗大会在杭州盛大举行。本次活动以“蒙顶贡茶茗谢杭城”为主题,汇聚了茶界权威专家、企业代表及茶文化爱好者,在茶香氤氲中搭建起川浙文化交流、产业对接的实效平台,推动川浙两地茶产业交流合作迈向新台阶。

中共雅安市名山区委书记余云峰、中国茶叶学会理事长姜仁华分别在现场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宗懋通过视频形式送上寄语,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副所长、国家茶产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江用文作专场推介。

作为一场集文化展示、品牌推介、产业对接于一体的茶界盛会,本次大会内容丰富、形式多元,为参会者呈现了全方位的茶文化盛宴。上午的蒙顶山茶专场推介会上,除集中展示蒙顶山茶核心产品与品牌优势外,还同步设置贡茶文化展览、蒙顶山茶摄影展、非遗制茶体验等互动环节,让现场嘉宾近距离感受蒙顶山茶“千年贡茶”的历史底蕴与非遗技艺的独特魅力。其中,蒙顶黄芽传统制作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张强现场开展蒙顶黄芽专题推介,详细解读其工艺传承与品质特色。四川省蒙顶山理真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翟俐丽、四川省蒙顶皇茶茶业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胡毅、四川蒙顶山跃华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部经理张骞、四川川黄茶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总监蒲祉颖、四川省大川茶业有限公司市场部总经理刘悦等知名茶企代表也依次登台,推介企业核心品牌与产品体系,展现蒙顶山茶产业发展实力。

下午的蒙顶山茶专题讲座环节,浙江大学茶叶研究所所长王岳飞,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业品牌建设专业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CARD中国农业品牌研究中心主任、浙江永续农业品牌研究院院长胡晓云,四川省级非遗传人曾志东等专家学者围绕蒙顶贡茶文化内涵、产业发展趋势等主题深度分享,为川浙茶产业融合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大会同期举行原真茶旅文化路线发布仪式与合作签约仪式,进一步深化川浙两地在茶旅融合、产销对接等领域的合作,以文化共融谋发展,以产业联盟求共赢。

蒙顶山茶下江南,千里茶缘一线牵。这杯皇家贡茶,再次来到曾经的南宋古都,以“贡茶”为名赴一场跨越千里的“茶缘之约”,不仅让蒙顶山茶的贡茶底蕴与西湖的人文气韵深度交融,更以此次大会为起点,开启了2025蒙顶贡茶中国行的全新序章。

作为中国人工种茶最早的文字记载地,蒙顶山是世界茶文化发源地和世界茶文明发祥地,被誉为世界茶文化圣山。西汉时期,茶祖吴理真以“七株仙茶”,开启了人工植茶的先河;茶圣陆羽又于大唐,发出“茶中故旧是蒙山”的千年喟叹。而自唐代天宝元年开始,它更开启了长达1169年的辉煌,作为五朝皇家贡茶,岁岁入贡,直至清末。

蒙山即是当下的雅安市名山区,是蒙山茶的主要产地之一。名山因茶而兴、因茶而名,茶产业是名山坚定不移发展的绿色生态产业、特色优势产业和乡村振兴支柱产业。

近年来,名山区把绿色发展作为高质量发展的底色,积极推进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创造了中国茶产业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名山模式”,铸就了一个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特色产业支柱,走出了一条以茶为媒的乡村振兴之路。2024年全区茶园面积39.2万亩,茶叶(毛茶)累计产量为6.424万吨,增长6.16%,鲜叶产值达29.29亿元,茶叶综合产值120亿元,获评中国茶业百强县域,“蒙顶山茶”品牌文化力全国第五。2025年,“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到59.15亿元,连续九年进入全国前十、蝉联四川第一。

底蕴深厚、基础坚实,茶产业成为富民强区的重要支撑

历经千年的传承与发展,名山区茶产业融合了生态、文化、科技、旅游、康养等多元业态,依托资源优势强势崛起,全力做优“茶文旅”融合文章,推动茶文化更好地走向世界。

产业规模持续领先。全区茶园面积稳定在39.2万亩,农村人均茶园面积1.7亩,2024年茶叶总产量达6.4万吨,鲜叶产值29.3亿元、综合产值超百亿元。茶叶产量、产值、良种化率、机械化率、良种茶苗繁育等指标均位居全国前列。

产业链条较为完整。已形成从茶树良种繁育、种植管理、鲜叶交易、加工制作、品牌营销到包装物流、茶机生产、茶旅融合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条。拥有众多茶叶初制和精深加工企业,开发了绿茶(蒙顶甘露、石花等)、黄茶、红茶、黑茶、白茶等多类茶产品。

品牌建设成效显著。“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价值达59.15亿元,连续多年入选全国区域公用品牌价值十强,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全区拥有“蒙顶山茶”1个中国驰名商标、“跃华”“皇茗园”“义兴”“味独珍”“禹贡”等10个四川省著名商标和“跃华”“味独珍”“皇茗园”3个知名企业品牌。

助农增收效应突出。茶产业覆盖全区6.7万户农户(占全区农户的95%以上),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导产业,茶产业收入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达70%左右,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支撑。

茶旅融合深化发展。依托蒙顶山国家4A级旅游景区、百公里百万亩乡村振兴茶产业带、中国至美茶园绿道等载体,成功打造8个茶主题精品景区、1000余个茶主题旅游资源点,大力发展茶园观光、茶事体验、文化研学、精品民宿(如牛碾坪景区的安逸美舍、红星骑龙村的草言殳舍)等新业态,“以茶促旅、以旅兴茶”格局基本形成,带动近14.5万农村居民共享发展成果。

四川雅安市名山文旅提供

系统谋划、多措并举,全力推动茶产业提质增效

名山区始终将茶产业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三茶”统筹,主动扛起川茶振兴大旗,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深入实施“茶业提效”工程。

强化政策引导与基地提升。出台一系列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持续巩固27万亩全国绿色食品原料(茶叶)标准化生产基地和四川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成果。大力推广绿色、有机、生态种植模式,落实1500亩绿色防控示范茶园建设项目,绿色防控推广面积达3万亩,辐射面积26万亩以上,全面提升茶园基地标准化、生态化水平。

突出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深化与陈宗懋院士团队、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建立陈宗懋院士专家工作站及2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收集茶树种质资源3000多份,选育国家级茶树良种3个、选育茶树品种24个,年可出圃无性系茶树良种15亿株,占四川省90%以上。同时,加强本土茶叶专业技术人才和职业茶农培训,为产业注入强劲科技动力。

聚力品牌打造与市场开拓。持续集中力量打造“蒙顶山茶”区域公用品牌,成功举办“蒙顶山第一背篓茶上市”、“万人品甘露”、国际茶日蒙顶山茶新业态交流等品牌活动。支持企业创建自主品牌,构建品牌矩阵,以及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规范鲜叶交易市场管理,建设西南地区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蒙顶山世界茶都干茶交易市场,拓展线上线下销售渠道。

培育壮大主体与延伸链条。全区建有百丈湖现代茶叶加工园和新店、红星、黑竹、永兴5个茶叶集中加工区,园区年产值达28亿元。培育规上茶企34个,成功培育国家级茶叶龙头企业1家,省级茶叶龙头企业10家,市级龙头企业16家,鼓励企业开展精深加工,研发茶食品、茶饮料、茶保健品、茶化妆品等高附加值产品,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

深化文旅融合与业态创新。以蒙顶山茶文化为核心IP,高标准打造茶旅融合综合体,深度开发精品茶旅线路和文创产品。今年已举办蒙顶山茶全国茶商大会、2025年大地流彩·全国“和美乡村健康跑”(村跑)雅安名山站活动等品牌会节活动12个,有效提升了名山茶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茶叶消费从单一饮品向文化体验、健康生活等多维度拓展。

未来,名山区将坚决锚定省委、省政府关于茶产业发展的决策部署,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在产业提质、主体培育、品牌提升、科技创新、三产融合五大核心领域持续深耕发力。其中,将重点聚焦茶叶精深加工和新茶饮业态,同时,深化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三茶”统筹发展路径,以更实举措推动名山茶产业突破升级、再上新台阶,为全省现代农业发展、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省建设贡献更多名山力量。

来源:科技金融时报   作者:孙状云 杨鸿春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