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智能马桶陷入“功能竞赛”怪圈 消费者期待回归实用主义
发布时间:2025-10-28 15:54:17

当下,我国智能马桶行业不仅在标准化建设上步入成熟阶段,构建起完备且先进的产品性能指标体系,多项标准比肩甚至超越国际水平,国内品牌核心性能与国际顶尖品牌并驾齐驱,而且在功能与技术层面持续迭代,不断满足消费者日益进阶的需求。然而,行业也同时陷入“功能竞赛”怪圈,部分产品华而不实,消费者多花了钱,却得不到更好的使用体验。

标准质量比肩国际水平

浙江省台州市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研究院院长陈建良介绍说,深入比对现行的国内外标准体系可以发现,我国智能马桶行业现行标准对产品关键性能均作出了细致且明确的规定,涵盖了安全、陶瓷、能效水效、舒适性、绿色环保及抗菌等多个维度,构建起一个完整且严谨的指标框架。

与国际标准相比,我国标准具备显著的先进性。在综合性能要求方面,国际标准往往仅设定“合格线”,对智能马桶产品进行简单划分,而我国标准则创新性地引入了产品分级制度。这一制度依据产品质量、性能划分不同等级,为产品贴上了清晰的“能力标签”,能够精准反映产品在安全性、可靠性、环保性及使用效能等方面的差异,为消费者提供更为直观、全面的选购参考。在具体指标方面,我国标准在整体不低于国外要求的基础上,在关键领域设置了更为严格的指标要求。

市场抽检数据为我国智能马桶的一流性能提供了有力佐证。在冲洗效果、清洁率、防霉抗菌等核心性能上,我国一线智能马桶品牌已与国际顶尖品牌表现不相上下,稳居第一梯队。

2025年6月至7月,河北省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北京阳光消费大数据研究院,委托北京建筑材料检验研究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一项抽检活动。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身份,在石家庄线下实体店随机购买了8个品牌的智能坐便器。检测机构依据多项国家标准,对产品的冲洗噪声、便器冲洗功能、清洗功能、清洁性能、能效水效等级,以及抗菌、防霉、除菌率、异味去除率等关键指标进行了全面检测。

检测结果显示,8款产品多项指标表现出色。在冲洗噪声方面,全部产品控制在52分贝至60分贝之间,均达到5A级标准;排出的人造试体质量全部达到3A级以上标准;清洁率方面,8款产品均达到A级标准;在抗菌防霉性能上,垫圈抗菌率均大于99.9%,垫圈防霉等级均满足1级要求;异味去除率方面,均在87%以上,部分产品达到90%以上。

技术迭代消费需求进阶

随着智能马桶的功能与技术持续迭代,消费者选择愈发丰富,在选购时越来越注重细节体验。在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购买智能马桶时,需求已从基本功能转向了“冲水排污更强劲”“整体材质以及设计都更易清洁”“高效省水”“运行分贝低更安静”等兼具舒适性、健康性、环保性的功能。

某智能马桶品牌销售负责人袁靖对记者说,我国智能马桶在节能领域的技术突破尤为显著,智能节水系统借助高精度压力与流量传感器,可以实时调控出水量,并能依据管道堵塞情况动态调整冲水力度,最大限度减少浪费。座圈温控从以往固定温度升级为多档可调,并配备自动节能功能,无人使用时自动降温或进入休眠,可实现整体能耗降低30%至50%。

另外,现在部分智能马桶搭载了“内置水箱+虹吸冲水”功能,既可以在水压不稳或临时停水时维持正常使用,又可以保障冲净效果。

采访中,一位正在家居市场选购智能马桶的消费者对记者说:“我挑选智能马桶除了看重基础功能外,抗菌釉面、静音冲水、合盖冲水、泡沫盾防溅这几个功能缺一不可。”另一位消费者则表示,其选购智能马桶的核心诉求集中在节水功能与超大排污管道上。

记者在北京市场看到,智能马桶的价格从1000元到数万元不等,旺季销售的价格段主要集中在2000元到5000元。某智能马桶品牌销售人员对记者说:“如今消费者并不是一味执着于低价,对于技术升级所带来的溢价具备较高的接受度,部分消费者更关注功能和服务。”

艾瑞社媒大数据监测结果(2024年8月至2025年8月)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在舒适体验方面,超50%的用户将多档水温/座温调节视为必备功能。在使用便捷性上,近44%的用户关注自动冲水的及时性与可靠性;约32%的用户在意感应翻盖的灵敏度。近一年,“清洁效果”与“抗菌除菌”已超越“加热功能”,成为消费者选购智能马桶的首要考量,超六成用户愿意为先进的清洁技术支付溢价。

从功能“炫技”回归实用

近几年,随着智能马桶市场普及率的稳步提升,行业整体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然而,繁荣背后,行业却悄然陷入了“功能竞赛”的怪圈。

记者在北京各大建材市场看到,智能马桶的“炫技式宣传”随处可见。部分智能马桶搭载APP连接、氛围灯、内置音响、尿液检测、体脂分析等功能,某品牌一款支持12种方言识别、内置音响且能通过APP生成健康报告的产品,售价达7999元。但消费者对这些新奇功能兴趣寥寥,反馈常用的仅是座圈加热、自动冲洗等核心功能,多数“高大上”配置使用率较低。目前市面上智能马桶功能超50种,而消费者的常用功能不足10项。

北京消费者张女士向记者吐槽:“我花8000多元买了一个智能马桶,家中老人用粤语发出‘开盖’指令时,马桶未执行操作反而突然播放起歌曲,令人受惊;马桶配备的氛围灯对老人而言没有实用价值,尤其在夜间环境昏暗时,五彩闪烁的灯光更让人感觉不适。其实只需像小夜灯那样的微弱光线,便能满足实际需求。”

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健康监测已成为智能马桶的新功能,但其在实际应用中饱受消费者质疑。“既增加成本让消费者多花钱,还会带来健康困扰。”北京消费者秦女士表示,她购买的智能马桶尿检数据与医院结果差异很大,认为这类功能若做不到准确可靠便无需设置。

袁靖对记者说,智能马桶行业的“功能竞赛”怪圈,是行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性问题。现在不少企业已经认识到,功能的多样性并不等同于产品的实用性,只有回归产品的本质,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和市场的认可。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李燕京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