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监管与服务并重 福建晋江护航美丽消费安全
发布时间:2025-10-29 13:51:38

近期,福建省晋江市市场监管局围绕美丽消费领域开展多维度专项整治,以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规范、化妆品安全监管、文身行业治理为重点,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化监管、技术手段赋能、社会共治共建等方式,全力守护人民群众的“颜值安全”和身心健康,为“美丽经济”筑牢安全防线。

组织自查自纠

10月中旬以来,晋江市市场监管局依据《泉州市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行业合规指引》,组织经营者开展自查自纠,同时组织执法人员对辖区内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机构开展专项治理。

晋江市池店镇市场监管所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面推进本次专项行动。线上,重点聚焦网络团购、网页宣传、价格等方面,核查医疗美容机构发布广告时是否取得《医疗广告审查证明》并按核准内容发布,美容机构是否发布虚假广告、存在价格欺诈行为。线下,重点聚焦经营资质、产品质量、格式合同等方面,核查美容机构是否取得相应证照资质,使用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是否落实规范管理要求,使用的格式合同是否存在霸王条款。整治过程中,执法人员坚持监管与服务并重,强化行业合规指导,积极向经营者宣贯广告、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等法律法规内容,组织经营者开展《泉州市生活美容与医疗美容行业合规指引》自查自纠,引导经营者增强守法意识,规范经营行为,促进行业自律。

加大抽检力度

晋江市英林市场监管所以“底数清+分类管”为基础,夯实监管根基。一方面实施“分片包干+错峰核查”行动,按区域划分责任区,利用经营单位营业高峰后、节假日前夕等关键节点上门核查,重点覆盖大型商超、美容美发机构、母婴用品店等各类主体,同步采集经营资质、产品清单、负责人信息等核心数据,确保主体信息无死角、无滞后;另一方面,推行“风险标签化”管理模式,依据经营规模、信用状况等指标,为每家经营单位标注“高中低”风险标签,实施差异化监管措施,确保监管资源精准投放。加强日常排查,紧盯供货方合法性、产品注册备案情况、进货查验记录等5项重点,从源头把控风险隐患。

另外,晋江市英林市场监管所还以“科技赋能+精准执法”为抓手,提升监管效能。充分运用国家药监局官网、化妆品监管APP等业务查询平台,在日常检查中即时核验化妆品产品注册备案信息、排查不合格及假冒产品,实现“掌上监管、精准溯源”。创新监管模式,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与专项整治相结合,重点关注儿童化妆品“小金盾”标志使用、进口化妆品中文标签及检验检疫证明、美容美发机构产品贮存等关键环节。践行“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日常监管中发现的轻微违法行为,参照免罚清单依法免予处罚,通过现场指导、限期整改等方式督促企业规范经营,实现“监管有力度、服务有温度”。

晋江市内坑镇市场监管所联合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对辖区酒店开展化妆品专项检查与抽检行动,以“监管+专业检测”双保障筑牢用妆安全防线。行动中,执法人员聚焦酒店客房常用的洗发水、沐浴露、润肤乳等化妆品,重点核查产品标签标识合规性、保质期、储存条件及进货台账完整性,严厉排查未注册备案、来源不明等违法违规产品。同时,第三方检测机构技术人员依据国家标准,现场随机抽取不同品牌、批次的化妆品样本,重点检测成分安全性、微生物指标等关键项目,以专业技术手段破解肉眼难辨的质量隐患。截至目前,已对辖区5家酒店经营场所全覆盖检查,针对检查发现的台账记录不规范等问题,执法人员当场督促整改,并向酒店负责人宣贯《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该所还组织辖区化妆品经营主体,开展“聚焦消费痛点,提升维权能力——2025消费维权专题培训”,进一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畅通消费维权渠道。

晋江市东石镇市场监管所以辖区美容馆及化妆品专营店等为重点对象,执法人员现场查看经营单位的经营资质,重点检查化妆品进货查验记录、产品标签标识、保质期限、储存条件等关键内容。针对进口化妆品,执法人员仔细核对中文标签、备案凭证及进口批准文号,确保产品来源合法、质量可靠。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向经营者明确主体责任,指导其建立健全进货查验制度,规范产品陈列与储存,不得虚假夸大宣传产品功效,不得销售使用过期、假冒伪劣化妆品。

规范行业秩序

晋江市青阳市场监管所重点聚焦文身行业相关经营行为合规性进行深入排查。以辖区内文身店、刺青店、美容美发店等场所为重点对象,执法人员严格核查经营单位是否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是否存在超范围经营行为,并检查服务中使用的医疗器械、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来源合法性、标签标识是否符合规定,是否存在使用“三无”产品、无中文标识产品等行为。同时,督促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制度,确保所用产品来源可溯、质量可控。

晋江市新塘街道市场监管所重点围绕文身经营场所的资质证照、卫生环境、广告宣传、用品用具以及是否违规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等内容,对辖区文身店、美容美甲店等可能涉及文身服务的经营单位进行检查。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仔细核对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查看场所卫生状况及消毒设施,并对使用的颜料、器械等产品的进货渠道及合格证明进行查验。同时,执法人员还向经营者宣贯相关法律法规,明确不得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并强调洗文身属于医疗美容项目,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实施,普通文身店不得违规开展。执法人员要求各经营单位在醒目位置张贴“不向未成年人提供文身服务”标识,对难以判断年龄的消费者应查验身份证件。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   作者:记者 张文章   编辑:吴阳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