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免税店政策打造消费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11-03 10:03:31

免税店政策“升级”,带来提振消费利好。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市场秩序,政策效应将更加充分释放,给国内市场注入更强动力。

提振消费又出台重要政策。近日,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联合发布通知完善免税店政策,明确了增加国货产品销售、扩大经营品类、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等措施,引导海外消费回流,吸引外籍人员入境消费。免税店政策的优化升级,有力提升免税店支持提振消费的作用。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大力提振消费作出重要部署,其中,强调要推动商品消费扩容升级,打造一批带动面广、显示度高的消费新场景;培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拓展入境消费。更好地发挥好免税店政策提振消费作用,是落实这一系列部署的重要举措。

免税店是设立在对外开放口岸、市内特定区域或者出入境运输工具上,向出入境旅客等特定人群销售免税商品的商店。目前,我国共设有口岸出境、口岸进境、市内免税等6种类型免税店(不含海南离岛免税店)。提升免税店消费的吸引力,有利于带动国际客流,进而拉动餐饮、住宿等消费行业。我国免税店政策不断完善,销售规模持续扩大,不过也存在免税商品种类较单一等问题。此次免税店政策的优化升级,有助于充分挖掘免税店巨大消费潜力,发挥其在提振消费中的带动作用。

增加品类方面,鼓励更多国货“潮品”走出去。以往免税店商品种类单一,难见国货身影。目前诸多国内商品广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理应在免税店有一席之地。新规鼓励相关企业加大优质特色国内商品采购力度,并要求口岸出境免税店、市内免税店用于销售国货产品的经营面积原则上不少于其经营面积的四分之一。加大国货的推介、销售力度,能够提升国内品牌、商品的影响力,满足旅客多元化购物需求,还能拉动国内企业生产,可谓一举多得。此外,扩大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经营品类,新增手机、微型无人机、运动用品、保健食品、非处方药、宠物食品等商品,旅客购物有了更多选择。

提升服务方面,一系列便利化措施让旅客购物体验更佳。免税购物的吸引力不应仅限于“省钱”,还应在服务上做文章。新规支持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提供网上预订服务。“网上预订+线下提货”的模式,让旅客购物更从容,帮助旅客节省时间。

此外,放宽免税店审批权限,支持地方因地制宜整合优化免税店布局。口岸出境免税店设立、口岸出境免税店及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主体确定方式变更等审批权限,下放至口岸所在地省级有关部门审批。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经营面积不再需要审批,调整为由招标人或口岸业主与经营主体协商确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相结合。一系列简政放权的措施,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自主性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提高免税店审批效率,激发市场活力。

可以看出,新规针对经营堵点和政策难点,精准进行破解。除了这次发布的优化升级版免税店政策,此前发布的调整后的海南离岛旅客免税购物政策也自11月1日起实施,扩大政策适用人群、丰富商品品类、允许国货入店免税销售等举措,从消费的需求端和供给端发力,充分挖掘、释放消费潜力。此外,离境退税政策不断优化,便利化服务举措持续升级,有效激发境外旅客入境消费活力。

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依托,免税店业务正在提振消费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既“放得活”又“管得好”的市场秩序,政策效应将更加充分释放,给国内市场注入更强动力。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