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袖翩跹,弦子悠扬,藏戏高亢,一场跨越2400公里的文化邂逅在杭城生动上演。昨日,“浙样巴塘”杭州周系列活动先后来到浙大城市学院和淳安银泰城。在高校舞台,巴塘非遗与青春律动相映成趣;在淳安街头,高原特产与江南好物比邻而展。这场由杭州与甘孜巴塘联动打造的民族文化交流活动,让杭州市民在家门口领略到雪域风情,也为两地产业合作搭建了新桥梁。
高校快闪
青春气息与高原非遗的碰撞
昨日上午,浙大城市学院校园里,一场突如其来的文化快闪吸引了众多师生驻足。巴塘藏戏《扎西协哇》的浑厚唱腔响起,头戴彩绘面具、身披锦缎戏袍的演员们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
未等藏戏余韵散去,欢快的牛角琴声接踵而至。巴塘县弦子艺术团的达哇泽仁和洛绒曲珍一刚一柔,以“三步一撩、一步一靠”的经典舞步,展现了巴塘弦子舞的独特魅力。
“弦子一响,脚步就动”,这句藏族俗语在现场得到了生动诠释。艺术团成员洛绒曲珍向师生们介绍:“巴塘弦子舞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次能有机会在杭州的高校向同学们献跳,我觉得很有意义,欢迎大家来巴塘。”
江南学子则以热情奔放的拉丁舞回应这份来自高原的祝福。传统与现代在此刻交汇,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因青春的参与而格外生动。一位参与表演的同学感慨:“能和巴塘艺术家面对面交流,是一次珍贵难忘的经历。”
“蓝天上彩云飘荡,大地上美景如画卷……欢迎朋友来巴塘!”现场,一曲《欢迎朋友来巴塘》悠扬唱响,真挚热烈的旋律更是感染了在场每一位师生。来自巴塘演员们向浙大城市学院的师生们献上了洁白的哈达,以雪域最崇高的礼节,传递最真挚的祝福与敬意。
巴塘弦子与淳安竹马相遇
两地非遗在千岛湖畔共舞
来自甘孜巴塘的非遗弦子舞与淳安非遗竹马舞蹈同台共舞,高原的灵动韵律与江南的民俗风情在千岛湖畔交融碰撞。昨天,“浙风润巴塘・嘻啵共此时” 文化展演在千岛湖银泰城精彩上演。杭州与甘孜巴塘的艺术家们携手登台,让两地非遗在展演中碰撞出文化的火花,以鲜活的艺术表达展示“杭甘情”。
一曲藏语歌曲《次仁拉》悠扬响起,悠远浑厚的歌声瞬间将观众带入圣洁雪域。“‘次仁拉’在藏语中是‘长寿女神’的意思。”巴塘县弦子艺术团成员伍金曲珍在演出后介绍道,“希望通过这首歌,把健康长寿的祝福送给大家”。
巴塘不仅有天籁般的歌声,更有动人的舞蹈。身着色彩艳丽的藏式服饰,巴塘县弦子艺术团的成员们以舒展优雅的舞姿勾勒出高原儿女的柔情与风采,将弦子舞 “长袖善舞、韵律绵长”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也让现场观众近距离感受到了高原儿女的柔情与豪迈。“巴塘的歌舞充满了生活气息,没想到今天能在家门口也能感受到这份热情!”家住明珠花园的市民胡建明一边说,一边展示刚刚拍摄的照片,“巴塘的演出服装颜色鲜艳,很有特色。”
当高原的韵律还在观众们的心中回荡,江南的民俗风情也悄然登场。随着明快急促的鼓点响起,淳安千悦竹马队的队员们手执竹马道具,在舞台上“策马奔腾”,带来了《竹马舞蹈》。她们舞步轻快、姿态灵动,惟妙惟肖的造型与活泼欢快的节奏尽显江南民俗的鲜活韵味。
表演间隙,巴塘弦子艺术团的成员们将洁白的哈达赠予现场观众,传递来自雪域高原的真挚祝福。“哈达在今天的活动中不仅是表达欢迎的象征,也代表了巴塘全县父老乡亲的祝福。”扎西拉姆说。
从巴塘弦子到淳安竹马,从藏语歌声到竹马踏响,这场文化展演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展示,更是巴塘与淳安跨越山海的文化对话。当扎根土地的非遗在千岛湖畔相遇,编织起了两地文化交融的新纽带。
两度售罄紧急补货
高原好物直达杭城
与展演同步进行的,还有农特产品市集。在浙大城市学院的展销现场,高原特色农产品成为师生们争相抢购的焦点。巴塘县臻臻膳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的野生菌类堪称“人气王”,黑虎掌、牛肝菌、羊肚菌等100%野生产品供不应求。
“我们的菌都是100%野生的,生长在海拔四五千米以上,纯天然无污染。”公司负责人俄木次仁介绍。其牛肉干同样畅销,得益于当地牦牛“每天在草原上运动10多个小时,吃的是虫草、野草和草药”的自然生长环境。
杭州久至臻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高原苹果与苹果汁创下“断货奇迹”,活动当天两度售罄需紧急补货。产品运营高彬表示:“苹果生长在海拔3000米以上的甘孜州高原,日照足口感好,苹果汁不加任何添加剂。”5斤装仅售39.8元的高性价比,让师生争相购买。一位老师表示:“这些高原产品纯天然无污染,吃着放心,价格也比市面上同类产品实惠。”
在这场充满烟火气的活动中,两地企业间的交流成果也十分亮眼。四川甲卓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子娴此次杭州之行就有不小的收获。“这次带来杭州的黄金面和高原黄金酥已经全部卖完了,杭州市民对我们巴塘特有的产品还是挺喜爱的。”黄子娴笑着说,“更让我们惊喜的是,通过‘浙样巴塘’这样的平台,我们不仅可以打开杭州市场,还能找到稳定的销售渠道。这对我们高原企业来说太重要了。”
为了让杭州消费者更放心,黄子娴团队特意准备了产地溯源资料,现场不少市民看到“海拔3500米天然牧场”“零添加传统工艺”等介绍后,都主动加了企业微信。“有位阿姨上午买了黄金酥后,刚才又带了邻居来复购。”她感慨道,“这不仅是对我们产品的认可,更是对巴塘生态和文化的信任。接下来我们也希望能和杭州的企业合作,让两地特色碰撞出更多火花。”
多地开花
民族交融走出新路径
本次“浙样巴塘”杭州周活动从社区到高校,从杭州地标湖滨路步行街到淳安银泰城,巴塘好货与非遗表演实现了多点开花,让民族好物近距离拥抱杭州市场。
在淳安站的市集上,巴塘企业和淳安企业同台展销。巴塘的高原牦牛肉干、野生菌菇干货、野生崖蜜等特产与千岛湖有机鱼制品、米羹、手工笋干等江南好物比邻而展,呈现出一幅“舌尖上的协作”生动画面。
新一轮对口支援和东西部协作,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与四川省甘孜州巴塘县建立结对关系,在此背景下,杭州市帮扶巴塘县工作组打造了“浙样巴塘”民族三交品牌,并在杭州落户“浙样巴塘”民族交流空间,成为两地经济、产业、文化、人才交流互动的新窗口。这种“政府引导+国企支撑+媒体赋能+高校创新”的协同机制,为对口支援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11月2日至6日,在中共巴塘县委、县政府的统筹推动下,巴塘县经信局、巴塘县文旅局精心组织巴塘优质好货和特色民族表演跨越千里来到杭城,11月3日的湖滨启动仪式,则正式将杭州推动进入巴塘时间。其间分别走进杭城的各个文化地标,并将巴塘特色农特产品带到杭州的社区、高校等,让高原好货直达市民。
随着此次杭州周活动的成功举办,两地合作领域将进一步拓宽。民族团结的风,带着龙井的清甜和弦子的悠扬,正吹向更远的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