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记者聂国春)11月4日,中国互联网金融协会(以下简称“中国互金协会”)发布金融机构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披露情况,称信息披露存在四大问题,并发出合规倡议。
中国互金协会指出,自助贷新规10月1日实施以来,商业银行、信托公司、消费金融公司、汽车金融公司等于近期纷纷公开了其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部分机构存在披露形式不规范、信息不准确等问题。一是披露位置较为隐蔽且不支持搜索功能,查找难度较大。二是披露标题均仅为“公告”二字,且未按时间排序或未标明更新发布时间。三是对披露名单进行更新时采用直接覆盖原公告内容的形式。四是披露的合作机构名称不规范,仅展示合作机构所属集团名称或所披露合作机构存在“已更名”“已注销”等情况。
根据金融监管总局今年4月发布的《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助贷业务管理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金融机构应当对平台运营机构、增信服务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通过官方网站、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等渠道披露名单,及时对名单进行更新调整。中国互金协会调查显示,截至10月底,已有约120家金融机构披露了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合作机构共有500余家科技公司、融担公司、财险公司等,累计被披露频次近4000次。部分金融机构对名单进行了动态更新,部分金融机构除披露合作机构名称外,还披露了该合作机构的产品名称、客服电话等信息。
为了进一步做好助贷业务合作机构披露工作,中国互金协会倡议,金融机构应按照“便于金融消费者查看”的原则进行披露。在官网首页显著位置设置“最新公告”“重要公告”或类似栏目进行披露,披露标题标明“互联网助贷业务合作机构名单”或类似字样。合作机构应为事实上为金融机构提供助贷业务相关服务的法人机构,名称应准确无误。除名称外,宜一并披露合作机构类别、产品名称、合同约定的合作期间等信息。此外,要及时更新披露的信息,更新时不宜直接覆盖原公告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