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因车辆剐蹭送修 发动机却“修”出故障
发布时间:2025-11-11 09:01:56

·案例解码

4月3日,消费者金先生的一辆奔驰E260L轿车因发生剐蹭被送至超凡汽车修理店(钱江路店)维修。“商家拆卸了发动机,第一次维修后我感觉汽车动力有问题,多次维修依旧未解决,商家退还了维修费。之后我将车送至4S店检测,发现发动机曲轴瓦、连杆瓦、活塞环等多个部件已被更换,且曲轴抱死,我认为超凡汽车修理店(钱江路店)应当承担维修费和交通费,但对方拒绝赔偿。”于是,金先生向与本报维权版面联动的杭州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以下简称“杭州市消保委”)反映了此事。

因剐蹭维修

拆卸汽车发动机后却故障频发

“经朋友介绍,4月3日,我将剐蹭的车送至超凡汽车修理店(钱江路店)维修,当天商家表示车辆存在严重漏机油问题,但我并没有发现该情况,第二天,我与商家协商一致拆卸发动机,之后我告知商家,我开车时,车辆仪表盘没有提示过发动机故障。”消费者金先生表示。

“4月14日,我到店支付13000元维修费后将车开走,当天便发现方向盘及S档、E档换挡后的动力存在明显问题。经4月15日、16日两次返修后,问题仍未解决。”4月17日,在金先生的要求下,商家退还13000元维修费,并交还汽车。

4月28日,金先生将车送到浙江之信汽车维修店(4S店)检测,经拆解认为发动机的曲轴瓦、连杆瓦、活塞环等部件被更换,且曲轴抱死,初步估算维修费需6万元,4S店未留存拆解、检查的视频等证据材料。“我认为超凡汽车修理店(钱江路店)应当承担维修费及交通费用,却被对方拒绝。”金先生表示。

商家应当告知汽修情况

消费者可要求留存相关材料

杭州市消保委工作人员表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浙江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办法》第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对汽车维修享有知情权,专业汽修经营者需告知维修真实情况,且应以合格零件、规范技术维修。本案中,超凡汽车修理店(钱江路店)虽告知拆卸发动机,却未充分说明拆卸及换件的必要性与可能产生的影响,致车辆出现新故障,造成更大损失。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七条明确,消费者接受服务时享有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权利。消费者应主动留存服务材料,拆关键部件可要求全程录像,拆卸零件需封存签字确认,取车时当场试车,如有异常需让商家书面记录。如若车辆多次维修,可要求商家提供维修方案、时间及费用,留存沟通记录与维修清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消费者有权采取向消保委投诉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专家意见

接到消费者投诉后,杭州市消保委工作人员咨询了相关专家,浙江共安检测鉴定技术有限公司教授级高级工程师金柏正表示:“汽车是运动的机械,必须正确使用并要定期检查、维护,才能保持良好的技术状况。送车维修时,要告知商家车辆情况,明确相关费用,必要时要问问为什么要这样修,防止扩大维修。侧向停车时,应谨慎操作,避免轮胎侧面与道路侧石挤压碰擦。汽车发生事故或抛锚时,要‘车靠边、人撤离、即报警’,防止次生事故的发生。同时,马上做好警示,高速公路、快速道路上必须在车辆后方150米以上处放置警示牌或其他警示标志,其他道路上应在车辆后方50—100米以外处放置警示牌或其他警示标志。”

链接:杭州市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

一、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商家维修,需核实其资质证书、维修人员执业资格,优先选择有品牌授权的4S店或口碑良好的连锁维修机构。

二、涉及发动机等核心部件的维修或拆卸,需让维修方书面说明故障原因、维修必要性(可要求提供检测依据)及具体方案。在维修方提出存在严重问题而需扩大预期的维修范围时,消费者务必多方咨询其他专业机构,切勿轻易同意拆卸核心部件,只有在确认是必须且唯一的解决方案后,方可签字确认。

三、消费者在维修车辆时,务必优先与维修机构签订书面维修合同,明确约定维修项目、具体部位、工时费用、配件来源及质保期限,同时清晰界定双方的责任边界与争议处理方式,拒绝“先拆解后沟通”“仅口头承诺”等不规范操作,避免后续因维修范围、责任归属等问题产生分歧。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通讯员 杭小消 记者 毛雨希 制图 实习生 严中华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