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发布 让二手车出口告别“灰色地带”
发布时间:2025-11-18 10:32:28

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吴博峰)11月14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二手车出口管理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进一步规范二手车出口秩序,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据了解,自2019年我国启动二手车出口试点以来,二手车出口业务呈现强劲增长态势,逐步成为我国汽车产业“走出去”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汽车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动能。然而,当前市场也存在部分商家以二手车名义出口新车(业内称“零公里二手车”出口)及通过虚假改装手段违规出口等乱象,扰乱市场秩序,对行业健康发展构成潜在威胁。

对此,《通知》明确严控新车以二手车名义出口。自2026年1月1日起,对申请出口距注册登记日期不满180天(含180天)的车辆,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应指导本地企业补充提交该车辆生产企业出具的《售后维修服务确认书》,内容包括出口国别、车辆信息、提供售后服务的网点信息等并加盖生产企业公章,对无法提供上述材料的车辆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对于《通知》实施前已办理转让登记待出口手续的车辆,要指导企业做好合同履约并有序出口。

同时,严格以改装车名义出口车辆的许可证申领条件。各地商务主管部门要指导改装车出口企业准确填写车辆底盘品牌、改装车品牌、车辆型号等信息,提交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对无法证明改装真实性,同类改装车产品未列入工业和信息化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不具备有效的国家强制性产品认证的产品,不予发放出口许可证;要对本地改装车生产企业出口情况、与出口量相适应的改装生产能力等进行排查,相关情况及时上报商务部。

据介绍,二手车出口对国内汽车市场起到了多重支撑作用。自2019年以来,该项业务已成为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增长点。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会长王都表示,从产业价值来看,二手车出口激活了国内汽车置换需求,存量车顺利流出直接带动新车消费,形成“存量消化—新车置换”的良性循环;有效助力中国汽车“走出去”战略升级,通过二手车出口提前布局新兴市场,为自主品牌新车出海培育用户基础,实现产业链从“产品输出”到“价值输出”的延伸。

业内普遍认为,《通知》将推动二手车出口加速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王都认为,二手车经销商出口业务模式将从此前的“单一卖车”向“产品+服务”转变。“首先,要精准匹配目标市场需求,比如东南亚偏好经济型SUV,中东关注耐高温车型,这需要针对性调整出口车型;其次,要主动与车企协同,依托车企的海外授权体系和服务网络,解决售后保障问题。目前,已有车企推出‘二手车出口授权+海外服务共享’模式。”王都表示。

为保证相关措施落地见效,《通知》发布了《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及《改装真实性证明材料清单》,要求各地商务主管部门加强本地二手车出口信用评价体系建设,对照《二手车出口不诚信行为负面清单》,对企业开展日常监督与动态管理,规范企业经营行为及出口竞争秩序;及时对有不诚信行为的企业进行约谈,对有多次不诚信行为、未及时提供出口车辆维修技术及备件支持、不履行质量保证义务的企业,或者此类企业法人及关联人另设企业开展二手车出口业务的,应责令其就此前不诚信行为制定并落实整改措施,在受理审查其出口许可证申请时,应综合考虑整改落实情况作出是否准予许可的决定。

此外,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海关总署将密切监测并及时共享改装车出口各环节异常情况,加大检查及惩处力度,持续推动二手车出口健康发展。

来源:中国消费者报•中国消费网   作者:吴博峰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