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年轻人爱上“逛展+干饭” 食堂或成博物馆创收新场景
发布时间:2025-11-19 08:57:30

近日,各地的博物馆食堂意外在网络上走红。这些原本只供内部员工就餐的地方,如今摇身一变,成了游客争相打卡的热门点位。年轻人逛博物馆的模式,也从“看文物、买文创”的方式,升级为“赏展品+炫食堂”的新标配——不少游客甚至会为了一口博物馆美食特地前往,让博物馆食堂创下人气新高。

以往景区餐饮常陷入“价格虚高、味道不佳”的争议,博物馆食堂却凭借“物美价廉、特色鲜明”的优势成功突围。记者梳理发现,这样的“宝藏食堂”在全国并不少见:四川博物院食堂推出了30多道四川特色菜,价格从3元到12元不等;辽宁博物馆有10元鸡架、22元盖饭套餐;上海博物馆与老字号顺风大酒店合作推出的58元盒饭,不仅食材扎实,更以明档制作让食客吃得放心。

除了实打实的性价比,“文化+美食”的创新融合更精准戳中了年轻人的情绪价值。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编钟冰豆花、越王勾践剑鱼冻等文物主题创意菜,安阳殷墟博物馆的甲骨文面条用墨鱼汁在面条上印上寓意吉祥的甲骨文,湖南博物院则引入了茶颜悦色、蒸浏记等本土品牌,打造出“君幸咖”等文创美食,连餐具都融入了浓浓的文物元素。

在杭州,也有不少值得打卡的博物馆美食。以南宋德寿宫遗址博物馆为例,其宫点甜品就颇具特色,不少游客除了在红墙黛瓦旁拍照留念,都会专程来品尝这里的甜品。有博主发文分享,这里的美食将养生食材与宋代美学雅意相结合,“玉露百合”“德寿福禄”“曲院风荷”等雅致甜品名称好有韵味。此外,浙江博物馆之江馆的桂花酿咖啡、浙非遗馆的胡庆余堂咖啡,也是逛展时的绝佳搭配。

眼下,博物馆正成为最热门的线下文化消费场景之一。国家文物局数据显示,2024年全国博物馆共接待观众14.9亿人次,这意味着平均每个中国人都走进过一次博物馆。此前已有报道提及,不少博物馆通过门票、文创产品等创收以补充运营,而此次博物馆食堂的走红,无疑为博物馆经济提供了新思路,成为不少博物馆补充运营的优质项目。

政策层面也为博物馆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今年9月,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等9部门印发的《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中明确提出,支持文博场馆创新办展方式,其收益可按规定用于绩效激励,根据工作成效合理核定绩效工资总量。

业内人士表示,博物馆食堂的走红,本质上是文旅消费升级的生动体现。当美食成为连接游客与文化的纽带,博物馆便不再是单纯的文化展示空间,更变成了兼具体验感、社交属性的生活场景。游客在逛展之余,既能以实惠价格品尝特色美食,又能通过文创美食触摸历史温度,还能打卡拍照分享至社交平台,让“吃历史”成为当下炙手可热的文旅新风尚。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孟佳俊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