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坚持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积极与财政部等部门沟通,成功推动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特色优质保健食品纳入扩大口岸出境免税店、口岸进境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店的经营品类,拓展保健食品销售渠道,推动保健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据11月18日《中国消费者报》报道)
当前,我国入境消费发展势头强劲。在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离境退税“即买即退”等政策红利持续释放下,“中国游”吸引力显著提升。数据显示,我国离境退税商店数量快速增长,截至8月底已超1万家,是2024年底的3倍;前三季度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人次和退税金额均呈现大幅增长。实实在在的数字勾勒出“中国购”迅速升温的图景,展现出入境消费的巨大潜力。
入境消费是我国服务贸易一大收入来源,蕴藏着未来消费增长的潜力和空间。而将这份潜在空间转化为实际增长动能,供给侧能否提供相匹配的高质量、高品质商品与服务是一大关键。过去,我国入境消费的商品与服务供给存在水平参差不齐、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一些能够彰显中华文化特色、代表中国制造品质的优质商品,尚未充分进入免税购物等消费渠道,难以满足境外游客对特色文化与高品质消费的需求。此次保健食品成功“上架”,正是改善供给端质量、丰富供给结构的具体举措,释放出有关部门着力提升供给适配性的积极信号。
推动入境消费持续扩容,还需在消费场景的丰富性与创新性上持续发力。目前,我国入境消费场景相对传统,亟须深度挖掘。随着入境消费从“中国游”向“中国购”转变,消费场景也应紧跟发展步伐。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打造入境消费友好型商圈、积极发展首发经济、支持国内外品牌开展新品首发首秀首展活动,都是拓展消费场景的有效路径。鼓励各地结合国潮国风、非遗体验等特色资源培育多元化消费场景,让外国游客在沉浸式体验中激发消费意愿,实现从“路过”到“驻足”的转变。此次保健食品进入免税店,是入境消费场景的一次拓展,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健康消费理念的结合搭建了新平台。
优化消费体验、提升消费层次,是增强入境消费吸引力的关键。除了进一步提升境外游客支付便利度、通信流畅度和服务友好度,还要提高入境消费的品质与文化内涵,让外国游客不仅能购买到优质商品,更能通过消费深度体验中国生活方式、感知中国文化魅力。当更多像特色优质保健食品这样承载文化印记的商品,以及非遗、国潮、国风等特色产品进入免税渠道,免税“购物车”便不再是简单的购物选择,而是成为传播中华文化、讲述中国故事的友好使者。
唯有持续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更丰富的消费场景、更优质的消费体验吸引全球游客,才能让“中国游”的热度真正转化为“中国购”的实效,为提振消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劲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