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这是一种幸福的“季节感混淆” 杭州冬笋春笋为何“冬春同台”?
发布时间:2025-11-21 08:43:11

近日,杭州市场出现了一幕罕见的景象——冬笋与春笋竟同期亮相货架。无论是盒马、叮咚买菜等线上线下平台,还是各大农贸市场,均有销售,为市场增添了一抹“反季”的色彩。这一现象令众多市民惊呼:“分不清现在是春天还是冬天”。

冬春笋同台售卖 价格亲民

记者近日走访了凤起农贸市场,发现大部分蔬菜摊位上均有冬笋和春笋出售,也有一部分摊位只售卖春笋或冬笋。蔬菜区的一位摊主马大姐告诉记者,她这里的春笋售价为35-38元/斤,切过的冬笋25元/斤,未切过的冬笋20元/斤。与刚上市时相比,冬笋的价格已经下降了一半。

“现在还不是最便宜的时候,等过段时间冬笋大规模上市,价格还会进一步下降。”另一位卖蔬菜摊主赵大姐表示,随着本地产能的逐步释放,后续冬笋价格将更加亲民,让更多市民能够轻松品尝到这份鲜美。

在盒马鲜生(杭州大厦501城市广场店),记者在蔬菜区的一角看到冬笋与春笋被摆在一起。冬笋有两种,分别是安吉冬笋和福建武夷山冬笋,价格分别为安吉冬笋600g 39.9元,福建武夷山冬笋600g 33.4元;春笋主要是雷笋,产自丽水,价格为550g 29.9元。

“往年都是吃完冬笋再等春笋,今年两者竟然凑到一起了,逛菜场时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一位正在盒马选购的市民孙先生笑着说道。

“冬春同台”现象其实并不偶然

“冬春同台”的独特景象,实际上早已悄然出现。然而,由于春笋初上市时价格较高,农贸市场的摊主们并不会立即进货,而是等到大批量春笋上市、价格回落之后才会采购销售,因此给人留下了吃完冬笋再等春笋的印象。

“事实上,冬笋早在7、8月份便已上市,但由于价格高昂且个头偏小,鲜有人问津,所以我通常不会进货。”凤起农贸市场蔬菜摊主赵大姐向记者透露。她称,春笋的情况也颇为相似,实际上10月份便已有少量春笋供应。然而,春笋整体个头较小,进货成本较高,并不划算。

在杭州批发交易市场经营批发生意的张先生向记者透露:“我们目前销售的春笋主要源自福建武夷山和浙江本地,而冬笋则主要来自湖州安吉和福建武夷山的产区,此外还有少量是临安山区新上市的鲜货。春笋的批发价格目前介于15至20元/斤之间,规格较大、品相上乘的春笋售价可达25元/斤;冬笋的批发价格则在20至25元/斤不等,带壳的冬笋售价为15至20元/斤,剥壳后的冬笋则售价20至25元/斤。目前,我们每天冬笋的批发量稳定在3000至5000斤,春笋的批发量约为1000至2000斤。”

张先生坦言,今年“冬春同台”的情况确实比往年明显,这背后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天气。“今年秋天到初冬一直暖烘烘的,湿度也够,地里的竹笋大概是搞错了季节,以为春天来了就提前破土了。”更有意思的是,山区的小气候又起了反向作用,“山里白天晚上温差大,有些冬笋长得慢,愣是拖到了春笋冒头,这不就凑一块儿了嘛。”

如今,随着物流的日益发达和种植技术的不断提高,冬春笋“同台”的现象或许会越来越普遍,市民们以后可能经常能享受到这种“季节感混淆”带来的丰富选择。对于喜欢尝鲜的市民来说,这无疑是个好消息,他们可以更早地品尝到不同季节的美味笋类。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见习记者 赵子皓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