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古荡:新消费浪潮中释放街区活力
发布时间:2025-11-21 08:48:21

周末的天目里国际街区,咖啡香气与露天音乐会的旋律交织弥漫,市民手持创意特调沉浸于都市慢生活;潮流买手店内,年轻人正为独立设计师的匠心之作流连忘返。不远处的M511光影汇展厅里,观众通过VR设备开启穿越时空的沉浸旅程,而户外的宠物运动会、餐车市集与露天电影则同步营造出全龄友好的社交场域。

这些充满活力的新消费场景,正是古荡街道从“平台经济强街”向“产业融城”战略跃迁的生动写照。“十四五”期间,古荡街道以天目里国际街区为核心引擎,联动M511光影汇、正大西湖XUN鲜集生态产业园等创新载体,成功构建起“产业+文化+商业”的立体化发展格局,将传统消费升级为融合科技与艺术的立体体验,书写了城市活力与品质共生的崭新篇章。

空间焕新,

打造多元消费场景

“改造前,天目里周边的城市空间是割裂的。”古荡街道天目里国际街区专班负责人邓贺平回忆,2024年底启动的“空间革命”,打破了物理的围墙,也打破了消费的边界。

改造后的天目里国际街区,350亩范围内呈现出“公园即商场,商场即公园”的全新形态。北园的儿童游乐区与商业外摆区仅一步之遥,南岸公园的实木躺椅成为休憩点,莲花广场的街头演艺与商业活动自然衔接。“我们把空间真正还给了市民,也让消费在街区中自由生长。”邓贺平补充道。

这种生长体现在细节中——林荫长廊的每棵树木都经过精挑细选,高度、冠幅统一,形成“人在景中走”的视觉韵律;沿山河上的水上观影、莲花广场的街头演艺,让公共空间变成永不落幕的体验场。

这种空间重构催生了丰富的消费场景。2025年夏季,“OUTDOOR出门走走”主题活动将运动课堂搬到草坪,瑜伽爱好者与市集游客相映成趣;第三届咖啡节汇聚30余个国内外品牌,单日客流突破5000人次;重启的“花朵音乐季”吸引乐迷2万余人;2025年国庆期间,天目里日均客流2.5万人次,年轻客群占比67%。数据显示,天目里全年举办各类文化活动超百场,成了杭州新消费的潮流策源地。

首店经济在此蓬勃发展。今年以来,安高若、瑭所、新芽之雨等多家品牌的首店抢滩入驻天目里,涵盖了健身、餐饮、文创等多元业态,迅速成为年轻人打卡热点。“被天目里的艺术氛围和品牌调性圈粉了!”厚生林天目里店的“90后”店长表示。

“如今,天目里国际街区已不仅是购物场所,更是生活方式的提供者。”古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以“轻生活、文创、艺术、时尚、休娱、创业、潮聚”七大主题为核心,天目里国际街区将持续推动消费场景的创新迭代。

产城融合,

培育创新消费生态

当消费遇上科技,会产生怎样的化学反应?在M511光影汇,游客戴上VR设备,瞬间“穿越”到胡夫金字塔内部探秘。“这不是简单的观光,而是情感的震撼。”刚体验完《消失的法老》的大学生陈悦表示。

作为中国首个数字文娱极致体验产业集群,M511光影汇以“科技+文化”深度融合,2025年国庆期间接待游客2.86万人次,夜间消费占比48%。其“城市片场”主题嘉年华,通过MR探险、宠物运动会、民乐街头派对等多元场景,实现了全年龄段覆盖,让科技文旅不再是噱头,而是可感可触的日常生活。

而在消费链条的另一端,正大西湖XUN鲜集生态产业园正悄然改变着“从农田到餐桌”的供应链逻辑。2025年9月开园的古荡寻鲜市集上,泰国金枕榴莲单日销量超5万斤,慈溪红西瓜销售过万斤,新推出的榴莲月饼成为市民争相购买的爆款。

“我们通过销售端反向赋能产业链,推动地标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正大集团深加工事业线总裁甘琳介绍,园区已引入云南松茸、黑龙江五常大米等地理标志产品,并通过每月主题市集、线上平台联动,打造“能吃、能逛、能打卡”的消费新场景。

与此同时,莲花广场的“大综熊奥莱”以1-3折的直采价格吸引近10万名消费者,古荡菜市通过智慧化改造实现日均销售额40万元。这些项目与天目里国际街区、M511 光影汇形成互补联动,共同构建起一个“文化+科技+商业+生活”的立体消费生态,让古荡从单一购物目的地,升级为融合消费体验与生活美学的现代化城区。

从重塑街区空间到科技赋能文化地标,从供应链创新到首店经济引领,古荡街道正全力构建多层次、全覆盖的新消费生态系统。展望“十五五”,古荡街道将以天目里国际街区为核心,持续深化“文旅+”战略,推动消费生态向专业化、品牌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培育更多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消费IP,为杭州打造国际旅游目的地注入新动能。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黄冉 西湖微融圈 章洁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