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没想到对方是AI调解员,还这么能干!”“双11”期间,张先生购买了一台蒸烤一体机,优惠后付款4420元,后发现有人的购买价格比他低不少,随即向余杭区市场监管局投诉。“AI调解员”在向消费者和商家详细了解情况后,指出商家以“市场调整”为由拒绝退款不成立,经过反复沟通劝说,商家最终承认调价策略失误,同意退还差价520元,纠纷顺利化解。
这位获张先生点赞的调解员,正是最近杭州在余杭试点推出的全国首位“AI调解员”,去年4月应运而生,今年6月升级至3.0版,预调解范围从消费者端扩展到商家端,构建起“全链条数智化调解”体系,也成为了“618”“双11”等大促维权的“高效帮手”。
预调解过程中,“AI调解员”始终保持稳定的情绪、清晰的逻辑,其“高情商”“高智商”的背后是庞大的知识库。正式上岗前,“AI调解员”深度学习了200余万条投诉数据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经过一年多的打磨,“AI调解员”已经成长为一名资深调解员,1.0版本时,对话有较重的机器感,有3秒的停顿反应时间;到了2.0版本,停顿反应时间缩短至0.3-0.7秒,不仅懂倾听,也会适时打断,将对话拉回主题;升级至3.0版本后,“AI调解员”开始面向商家端进行沟通,还会主动提出建议。截至目前,“AI调解员”已累计处理消费纠纷30余万件,其中12%无需人工介入即可直接调解完成。同时,它能根据通话内容自动生成预调解摘要,大幅提升后续人工调解效率。在“AI调解员”的辅助下,余杭区的消费纠纷多元调解队伍得到有力扩充,日均调解量显著提升。
“AI的引入,帮助我们更快地为消费者解决纠纷,减少等待时间,一整套机制都是为了给消费者更好的体验。”杭州市市场监管局消保处负责人介绍,杭州在打造全国首个“AI调解员”并取得初步成效的基础上,目前正同步研发“AI接线员”“AI分析师”,目标是在投诉处置全流程实现人与科技的双轮驱动深度融合,持续提升消费投诉处置效能。
不仅是“AI调解员”,跨境消费热潮中,“海淘维权难”同样备受关注。杭州市余杭区消保委指导天猫国际建成的全国首个跨境消费服务站,于3月正式投入运行,天猫国际也成为首个支持跨境消费纠纷在境内调解的电商平台。7月,浙江省消保委与香港消费者委员会签署《关于建设天猫国际跨境消费纠纷调解机制的合作备忘录》,标志着全国首个由内地与香港两地消保组织携手共建、电商平台深度参与的跨境消费纠纷协同处理机制正式落地。
消费者遇到跨境交易纠纷,可自主选择天猫国际跨境消费服务站,提交订单编号、选择问题类型及诉求即可启动调解。截至10月底,服务站调解跟进率100%、成功率85%,所有进入调解程序的案件均能在24小时内得到有效跟进,有效节约社会资源和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
刚刚过去的“双11”,是智能技术全面落地的首个消费大促,从智能选品、智能配送到数字人直播,人工智能正在重塑消费体验。而大促背后,消费维权压力也同步增加。为贯彻落实市场监管总局等五部门《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杭州以“数智赋能+协同共治”重构维权流程,打造出可复制、可推广的消费维权“杭州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