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福州讯(汪新涛 记者张文章)11月以来,福建省宁德市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知识产权联合执法行动,宁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派出业务骨干深入一线,为执法人员提供侵权判定、法律适用等技术咨询,提升案件查办的质量与效率。截至11月25日,该中心已累计协助县(市、区)市场监管局查处假冒专利及专利标识标注不规范案件20余起。
“我这款洗发水包装上印了专利号,为什么说不规范?”11月5日,在福安市一家商业超市,商户向执法人员提出了疑问。现场来自宁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立刻上前,拿起产品耐心解释:“按照《专利标识标注办法》规定,在标注专利号的同时,必须标明清晰的专利类型,比如‘中国发明专利’或‘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您这里只标注了号码,消费者无法辨识,这就构成了标注不规范。”一番讲解,让商户恍然大悟:“这下明白了,立即整改。以后我们进货和设计包装时一定注意。”
面对执法实践中专业性强、认定复杂的难题,作为联合执法行动的技术支撑核心,宁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的身影活跃在执法一线,以专业力量为执法精准赋能。在执法现场,他们结合案例,面向县(市、区)近40家商户开展法律宣讲和合规指导,将执法现场变为普法课堂,有效增强商户尊重和保护知识产权的意识,从源头防范侵权风险,实现“执法一处、教育一片、规范一方”的社会效果。
在日常工作中,宁德市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积极构建多层次、立体化的技术支撑体系,快速响应基层执法需求,实现简单咨询即问即答。今年,累计出具专利侵权判定、假冒专利案件等各类咨询意见260余份,以高效专业的服务,为激发社会创新活力、保护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提供了有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