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 回
所在位置: 消费资讯
最高收益突破30% 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三年考卷出炉
发布时间:2025-11-28 09:37:26

近日,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交出了一份闪亮的“三年成绩单”——“90%以上实现了正收益”“最高收益突破30%”“超10只产品回报超15%”,其中,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和鹏华养老2045混合发起式(FOF)Y分别以32.39%和25.6%的表现排名居前。

近年来,个人养老金持续扩容,随着指数基金和储蓄国债(电子式)等不同类别和风险偏好的投资品陆续被纳入个人养老金投资范围,养老产品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据统计,截至2025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产品总数超过1200只,包括储蓄国债、理财、保险、基金等类别,其中基金类产品达311只。展望后市,业内人士表示,在与理财、保险、国债等投资品同台竞技中,基金会进一步体现出自身的优势。

311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平均回报率超13%

2022年11月25日,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等36个城市和地区启动试点,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开始服务养老第三支柱。

至今,个人养老金制度已迈入第四个年头。从目前表现来看,首批个人养老金基金三年来的表现可谓是相当惊艳,以“最高收益超30%”“平均回报超过9%”吸引了不少关注。

Choice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11月25日,上述129只个人养老金基金设立以来有120只实现正收益,比例高达93%,平均回报为9.14%,除国泰民安养老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和鹏华养老2045混合发起式(FOF)Y外,有12只产品期间回报率超过15%,易方达和兴证全球旗下分别有5只和3只产品位列其中。此外,兴全安泰积极养老五年持有混合发起式FOFY、景顺长城稳健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期混合(FOF)Y、博时颐泽平衡养老目标三年持有混合发起(FOF)Y、建信普泽养老目标日期2040三年持有混合(FOF)Y、兴全安泰稳健养老一年持有混合(FOF)Y、长信颐天养老三年持有混合(FOF)Y,回报率分别为17.71%、17.37%、16.44%、16.04%、15.31%、15.04%。

从当前养老金基金的总体来看,截至2025年11月25日,311只个人养老金基金Y份额(个人养老金基金的专属份额类别)设立以来平均回报为13.33%,其中2024年年底加入的被动指数基金净值增长率尤其出色,多只产品“入列”以来期间净值增长率超过40%,其中,易方达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华夏科创创业50ETF发起式联接Y、天弘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鹏扬中证科创创业50ETF联接Y均超过45%,华安创业板50指数Y、交银创业板50指数Y、华安创业板50ETF联接Y均超过39%,大大提升了个人养老金基金的整体收益率。

此外,数据还显示,全市场九成以上Y份额基金实现了成立以来的正收益。

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持续扩容

近年来,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不断“上新”,从最初的以养老目标FOF为核心,逐步扩展到被动指数基金、指数增强基金等多元化品类。比如,去年年底,首批80多只指数型Y份额基金被纳入个人养老基金名录,以科创创业50ETF、创业板ETF、A500ETF等产品为主。

日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关于储蓄国债(电子式)纳入个人养老金产品范围有关事宜的通知》明确,符合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开办个人养老金业务的储蓄国债承销团成员,自2026年6月起,开办个人养老金储蓄国债(电子式)业务,为养老金投资者提供便捷的储蓄国债(电子式)购买等相关服务。至此,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进一步为投资者提供了安全、稳健、收益有保障的产品体系。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个人养老金制度为金融机构在资产端开展长期资产配置提供了新机遇。例如,基金产品已覆盖被动指数型、增强指数型、混合型与债券型FOF,满足中低风险偏好投资者需求。

从规模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Y份额合计管理规模151.11亿元,较2024年底增长65%;从持有人数来看,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全市场养老Y份额持有人户数达166.24万户,较2022年末的38.76万户出现大幅增长;从年龄分布来看,30岁以下的持有人占比是最低的,30-40岁、40-50岁是两类主流人群,分别占了35%和41%,50岁以上的占比21%;从性别来看,Y份额持有人中男性占比更高,不管是从账户数量来看,还是从持仓金额来看都占到接近70%的比例。

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地三年,已逐步引导居民从“储蓄养老”逐步认识并转向“投资养老”,在专业人士看来,目前居民对个人养老金制度的认知仍然有待进一步提升。未来,仍需推动税优政策优化,比如,在领取时免税或者对缴费时收入水平较低的群体在领取时免税;扩大个人养老金金融产品投资范围,如增加权益类资产投资占比,纳入黄金等贵金属作为投资标的;探索默认投资机制,降低投资门槛并引导长期稳健积累,减少决策成本,优化养老资产配置;提高年度缴存上限,为有缴存意愿的群体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加强精准投教,引导居民理解并践行长期投资长期收益的理念。

来源:记者 叶晓珺   作者: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