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袍广袖,罗裙飘飘。最近一段时间,在大街上以及各大景区都能见到汉服爱好者的身影,“中国味”十足的造型也为城市平添几分别样的韵味。随着传统文化的复兴,古风市场迎来了井喷式增长,展现出巨大的消费需求,但新兴市场的走红也伴随着品质良莠不齐的现象。究竟我区汉服市场目前情况如何?记者日前走访了区内多家汉服体验店,为大家一探究竟。 汉服店铺数量增长 配套服务不断扩大 爱好者达近700万人的古风市场,早已剥离小众圈层的标签,被赋予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随着国潮风的日益攀升,区内各式古风体验店数量有了明显增加。在大众点评上,点击搜索古风,共显示21家包括汉服体验在内的古装体验店铺。 25岁的黄小姐是一名资深古风爱好者,“我是2015年开始接触汉服的,最早在线下购买服饰和妆发造型都得去杭州湖滨附近。但近期,我们萧山汉服交流群里出现了不少本地商家,我也跟风去过几家,感觉设施、服务、价格都不错。” 尽管汉服体验店的数量增长较快,但店铺选择的地址却大多有着共通之处,或选择在湘湖、东方文化园等具有历史文化气息的景点、街区周边,或是在旺角城、银隆百货等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此外,部分汉服体验店选择将店铺开在特色文创园,向消费者提供汉服租赁、妆造设计、摄影跟拍等单项服务,还有包括全套在内的“一条龙”服务。 小陈在北干街道经营一家古风摄影店。据她介绍,2019年,萧山汉服体验馆还处于较为稀缺的状态,也正是看到这一缺口,促使她来到萧山创业,在万象汇写字楼内开设了一家汉服体验馆。过去一段时间,虽然也受到特殊时期的影响,但店铺因已积累了固定的客户群体,所以经营情况还算稳定。 记者在走访古风体验店的过程中,时常能看到周围穿着各式古风服饰的消费者走在大街小巷上,还不时拿出手机或相机进行拍摄。消费者耿女士便是其中的一员,“我对汉服产生兴趣也是近一两年的事。最初跟很多人一样,在街上偶尔看到身穿汉服的人,只会好奇地多看几眼。但一次偶然的机会,与朋友来到汉服体验店,我一下就被吸引住了。此后,看到汉服体验店上新好看的造型,也会再到店里进行体验。同时,我也偶尔会购买偏日常系的汉服。” 年轻人为汉服消费主力人群 新时代下,由于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以及对于各种形式服装的追求,汉服也慢慢融入人们的消费需求中,其中以年轻人消费居多。 端午节前夕,家住龙发花园的岳先生接到学校通知,女儿校本课要组织端午等传统节日文化活动,组织同学们穿汉服折龙舟、包粽子,目的是让学生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岳先生花了150元给女儿买了一套汉服,搭配60元的头饰,“服装拿到后女儿特别开心,穿上后确实有古代小书生的模样了。” 记者从多个汉服商家的消费者交流群中发现,在汉服单价偏高的商家消费者中,“90后”占一半人数,而在较为平价的汉服商家交流群中,“00后”则超过“90后”的数量,占据大部分席位。 不仅如此,汉服爱好者中女性占大部分,在2173人的“萧山汉服群”的 QQ同城交流群中,女性共计1399人,约占64%;在其他活跃的汉服交流群中,女性有的甚至占到七八成。根据2020年汉服资讯的问卷调查,在汉服“同袍”中,女性占总数的88.21%,男性占总数的11.79%。 “当你穿汉服上街,路人不再指指点点,而是已经司空见惯的时候,就说明这个地方的汉服文化已经很普及了。”就读于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的汉服爱好者笛子介绍说,“同袍”是汉服圈内对同为汉服爱好者的称呼。在萧山有一些汉服爱好者社群,除传统节日外,他们平时也会聚在一起,举办汉服文化活动。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喜欢传统文化、喜欢这一类型的消费形式的时候,就会推动者该服装的销量增加,且以“90后”“95后”为消费主力军。 “我从小时候就对古装情有独钟,虽然那时候对汉服并没有系统的了解。我买汉服已有7年多了,不算买周边的头饰、鞋子等,买汉服估摸花了8万-9万元,买了40-50套,价格最贵的上万,最便宜的一套几百块。”汉服爱好者园园说。 汉服市场乱象 亟待解决 “我一直想买汉服,但是害怕买到山寨汉服被指指点点,索性就不买了。”喜欢汉服并略有了解的吕女士告诉记者,这样的担忧是许多“圈外人”的心声,“买汉服之前要做很多功课,比如辨别‘山正’,大多数刚入坑的‘萌新’很容易踩雷。” 记者了解到,“正”是指有原创品牌设计的汉服,“山”即山寨,指自己不做原创设计,抄袭原创款式的店家。近几年,微博、豆瓣等社交媒体上关于汉服“山正”的争议甚嚣尘上,有部分网友认为,“汉服圈内过度强调‘山正’的激烈言论让人望而却步,反而阻碍了小众文化的破圈。” 随着商家鱼贯而入,汉服市场良莠不齐。记者了解到,原创汉服商家需要不断创新设计才能塑造品牌影响力。据宁围街道某汉服商家介绍,汉服对设计和制作工艺有着很高的要求。“一般来说,高端汉服的设计费要几千元,此外还有开模做板之类的费用,前期设计投入就上万元,汉服市场近几年才打开,大多数商家还是小批量定制,对于原创商家来说,一旦被抄袭,对销量口碑都有冲击。” 另一些汉服商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侵权难以取证认定、申请版权保护时间成本高,是原创保护方面的顾虑和阻碍,“山寨店铺换个名字就可以继续开店,很多商家没有那么多精力打游击。” 对此,记者也就此现象询问了律师,“盗版服装侵权的对象不是衣服本身,而是服装上的美术作品或图形作品。如果商家想从外观设计专利上对服装设计进行保护,成本也较高,从申请到授权最快需要六个月,所以很多商家可能不会申请。” 由此可见,汉服市场从小众走向大众化、品牌化、产业化,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探索。如果文化被市场带着走,就容易把文化认知带偏,汉服企业也应承担文化责任,把更多资源投入到传统服饰文化的开掘和研究上,反哺文化创新,才能为汉服文化开辟更好的生长土壤。 记者手记 古风作为新时代背景下的一股“热潮”,如何让它持续发光发热,激发出传统文化的活力以及底蕴,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汉服文化市场应该以消费者为主体,调研市场趋向,结合时代创新发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古风服饰也是,当古风文化回归日常生活,我们考虑的是如何将这种传统文化符号融入日常生活中,为了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应该积极开展主题性的文化活动,引导古风文化更好地融入当下,让传统文化更富有烟火气息,彰显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