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逛夜市是杭州人度夏的保留项目。 天一黑,街灯亮起,三三两两的大爷大妈率先出动,找一处宽敞地,音响一搁,腰一扭,“舞林广场”的范儿就起来了;第二波出动的是“打工人”,上了一天班,先约几个好友,撸串下酒,再扯一通最近的心事,五味杂陈;等到夜半,临街的酒吧迎来一天中生意最好的时候,睡不着的小年轻成群结队,赶场子消磨时间……夜市承载了太多细小的悲欢,在杭州这座城市,“烟火气”是久违的温暖。 经历过2020年的“全城暂停”,杭州的商业开始转向另一个方向:更有温度,更具“烟火气”。或许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当下,开放式街区的优势更加明显,或许是相比盒子式的购物中心,开放式街区也更能体现杭州的气质和底色。总之在2021年的夏天,开放式街区成为安放杭州夜归人的灵魂栖所。 开放式街区逐渐取代盒子式购物中心 杭州融创InS.Park的创意夜晚很时髦。比起白天,很多住在城北的杭州人表示,更喜欢晚上五彩斑斓的InS.Park。每天晚上来到这里,新晋地标超大号TOP TOY玩偶下总是聚集着大批年轻人;周末的派对上,躁动的电音和狂欢的人群,让来往的行人也忍不住驻足拍照…… 今年6月,这座位于拱墅区祥泰街的开放式街区正式开业,因其颇为酷炫的科技感空间设计和主打宠物友好的超前理念,InS.Park一跃成为新“网红”,先是在小红书、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圈地”,再通过一场场狂欢活动“定调”,让追赶潮流的年轻人们意犹未尽。 “首周末客流量就超过了18万,比我们预想的更多。”InS.Park的工作人员说,“这附近都是居民区,之前晚上都没什么人气,InS.Park开业后,一下就热闹起来了,刚开始是赶时髦的年轻人,现在出来遛娃散步的居民也越来越多。” 开放式街区正在逐渐取代盒子式购物中心。相比封闭式的购物中心,拥有自持物业的开放式街区,在打造夜间经济中更具优势,也更有想象力。 随着社交平台强势崛起,90后、00后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单一的购物场景已经不能满足新生代消费群体的需求,商业环境的更新换代一直处在进行时。 以生态艺术、主题街区、沉浸式体验或街巷里情怀等多元场景和体验感为主要卖点的开放式街区商业顺势成为新的潮流。在满足年轻消费者对时尚、潮流、个性需求的同时,开放式街区还凭借自身独特的记忆点,提供随时随处拍照分享的精神愉悦感,形成二次传播,从而扩大影响。 留住消费者的是体验感和幸福感 早在2012年,杭州新天地就已经提出了“Park Mall”概念,也就是公园式的商业休闲中心,拥有大面积的公园景观环境和完善的购物休闲娱乐场所,以体验式消费为特色,拥有丰富的休闲业态,人们在这里消费就像逛公园般轻松惬意。 时隔多年,杭州新天地已经成为杭州开放式街区的代表作之一。记者晚上8点抵达这里的时候,正赶上人声鼎沸的时候,有遛狗乘凉的周边居民,滑板的年轻人,也有拍照打卡的外地游客……不同类型客群,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最舒服的状态。 可以说,在回归“逛街”初心这一点上,开放式街区是有迹可循的。 位于滨江区的杭州星光大道,算是杭州比较成熟的开放式街区之一。发展至今,已经成为滨江商业板块中举足轻重的一环。 开放式街区离不开两个核心要素,地段和客群。对于星光大道来说,紧挨区政府和地铁,地段上占尽优势。而在业态分布上,餐饮、娱乐、文化、社交都有体现,还不断更新,这样的条件已经决定了客群基础不会差。 事实上即便是工作日的晚上,星光大道的客流量也很可观。因此,建成至今,杭州大大小小的商业活动都喜欢在星光大道举办。 新天地和星光大道的成功有其特殊的背景。2010年,杭州正式进入“综合体时代”,一座座盒子式的购物中心拔地而起,一站式的综合体商业建筑成为新潮,但喜爱逛夜市的杭州人还是保留了属于自己的消费习惯和生活节奏,更有温度、更具“烟火气”的开放式街区反而站住了脚跟,最终留住消费者的还是体验感和幸福感。 记者手记 开放式街区的打造要因地制宜。近年来,开放式街区在全国各地因势而起,似乎已经成为主流,但落地到每座城市,情况各有不同。发展开放式街区需要多因素配合,尤其要注重对客群的把握和业态的创新。在城市演进新旧交叠的过程中,开放式街区应当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部分,去搭载更多功能,满足消费者对生活场景的更多想象。我们希望设计者和开发者都去考虑一个问题,杭州人究竟需要什么样的理想城市,它承载什么样的生活方式?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建筑层面的翻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