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报道(记者聂国春)3月14日,A股三大指数再次大跌。与股票市场一样,银行理财产品净值也纷纷下跌。WIND数据显示,截至3月14日,全市场共计28811只银行理财产品中,累计净值低于1的有1606只。 上千只银行理财产品跌破净值,其原因有哪些?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下行的趋势何时能缓解?在目前的市场行情下,消费者还能购买银行理财产品吗? 千余理财产品“破净” “说好银行理财风险低,怎么也亏了?”北京市民王女士的闲钱基本用来购买了银行理财产品,但今年理财产品的净值下跌令她十分诧异。 不仅是王女士,近期有不少投资者发现自己购买的银行理财产品净值回撤,账面已经出现亏损。 《中国消费者报》记者调查发现,包括工银理财、光大理财、中银理财等多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近期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理财产品“破净”现象。 例如,工银理财发行的“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年产品风险等级为R3级,最新净值仅为0.6103元,相较初始净值1元,已经折价近40%。光大理财的阳光红卫生主题精选产品为R4级别,最新净值为0.7419,也跌去了1/4。 3月15日,记者在中国理财网看到,目前产品净值低于1元的理财产品有2000余只。目前,中国理财网披露的存续期理财产品共有逾3万只,其中累计净值低于1的有1700多只,占比超5%。从这些“破净”的理财产品发行机构来看,除了理财子公司,还有一些来自传统银行。 理财产品净值缘何大幅回撤 那么,为何近期理财产品净值纷纷大幅回撤呢? 对此,工银理财3月14日发文称:“主要还是受到了国内外股票和债券市场共振调整的影响。2022年开年以来,国内外权益市场波动加大,尤其是进入3月份以来,股票市场短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调整,债券市场收益率也在低位震荡后上行了接近20bp,债券资产估值相应出现回调。” 招银理财也通过官方公众号做出解释:一般理财产品投资的资产都是非常稳健的,会投到各类存款、债券及各种非标准化资产;风险较高的产品(R3-R5)也可能会配置少量股票、基金等权益类产品。近期债券市场整体出现了较为明显的震荡,导致债券占比较大的一些净值型产品的净值暂时表现不佳。 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研究员盘和林在接受《中国消费者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全球资本市场波动比较大,处于一个全球利率转折点,诸如美联储加息可能在3月开启,未来可能会出现连续加息,诸如中概股遭遇重挫。从理财产品宏观看,部分理财产品资产组合方面配置了一定份额的权益资产,这就导致理财产品存在破净的风险。而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有些违约公司债也波及到了理财产品,从而导致破净亏损。” 除了外部因素外,资管新规正式实施的影响也不可忽视。记者了解到,资管新规实施后,信息披露更加透明、估值方法发生变化,使得用户对理财产品净值的变化感知更加明显。 建议配置固收类产品 理财产品出现亏损,会像股票一样“跌跌不休”吗?这是很多消费者担心的事。 对此,工银理财表示,在市场风险释放过程中,该公司的投资团队也在及时调整策略。首先,通过调整债券组合久期、控制利率风险、提高票息收入等方式稳定固收投资,充分发挥高票息资产的“稳定器”作用;其次,加强市场分析研判,坚持多元均衡配置策略,通过多资产、多策略降低单一资产和策略的波动风险;最后,根据市场形势灵活调整股票仓位,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力争在收益和风险之间做好平衡,提高风险收益性价比。 “坚持长期主义是应对不确定性的最好方法,短期浮亏不代表最终的投资结果,不必过于恐慌。”工银理财建议消费者要理性看待风险事件带来的短期波动,给自己也给专业机构更多的耐心和信心;其次,审慎评估自身风险承受能力,选择风格相匹配的理财产品类型;最后,优选并长期持有值得信赖的理财产品,以应对市场的短期波动风险。 中银理财也提醒消费者,当产品净值出现波动时,最好先了解波动产生的原因,是市场波动、产品扣费、投资分红还是投资失误,短期账面的浮亏并非意味着产品最终会呈现负收益,应理性看待产品的短期净值波动,聚焦长期视角。 在盘和林看来,相对于权益投资,当前理财产品依然更加偏重于固定收益类投资,所以理财产品依然具备一定的安全边际。如果从抗风险的角度,购买理财产品即使亏损,也不会亏太多,依然是较好的投资选择。他建议消费者可以通过购买短期、固定收益类理财产品为主的方式,来稳定投资结构并形成良好的投资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