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北京讯 近日,在由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主办的以“营养健康食品创新”为主题的线上会议上,行业专家分享了热门新原料、新产品、新剂型和功能方向,并结合我国新食品原料相关政策法规和营养科学新研究,共同探讨了我国健康食品未来发展创新机会与趋势。 中国营养学会副秘书长、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执行副院长王瑛瑶认为,在健康成为消费者对产品创新首要选择的当下,食品创新在新一轮消费和科技驱动下,进入蓬勃发展期,新原料、新功能、新工艺、新的营养研究为食品高质量创新发展打开了新的窗口,还需要科技、产业政策、法规等多维度的协同。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研究员雍凌介绍了我国新食品原料政策法规和审批现状,并对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期发布的《关于“三新食品”目录及适用的食品安全标准的公告》进行了解读。她建议企业在申请新食品原料时,在有充分依据的条件下,基于原料的应用特性,合理提出使用范围,使其具有全面性、安全性和必要性;必须要保证新原料在食品中使用量乘以每日食品的消费量,小于等于每日推荐摄入量。 帝斯曼芬美意、华熙生物等企业的研发和市场总监分别从母婴营养、口服美容、运动营养等维度分享了他们对健康营养产品前景的认识。他们认为,当前全球营养健康食品在追求天然,美味和可持续发展的同时,正在聚焦新有效成分、新材料的发掘与应用,以及消费者对整体健康、大脑认知健康、骨和关节健康、运动恢复、眼部健康、情绪健康、日常护理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 中营惠营养健康研究院刘清华博士则就功能食品走势和结构,以食品行业关注的免疫力健康、运动营养和口服美容的创新趋势为例做了深入探讨。刘清华认为,我国营养健康食品市场已经从“重营销”切换到“重研发”阶段,从原料端AI筛选技术到萃取技术的技术升级,以及产品端创新剂型、创新配方和生产技术装备创新升级,都将成为产业发力的方向。 王瑛瑶表示,越来越多的新原料、新工艺、新剂型涌现,为健康营养产品创新提供了更多技术支撑。未来,如何基于功效成分开发更多有利于人体健康的食品,还需要更多科学层面的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