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报长春讯(记者李洪涛)4月17日,记者获悉,为提高消费者规避消费风险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吉林省消费者协会近日结合大宗消费品常见咨询和投诉问题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购物慎签“私单”。 吉林省消协提醒消费者在选购大宗消费品时,要选择信誉良好的商场、品牌专卖店或官方电商平台,避免通过无资质微商、微信朋友圈购买,拒绝通过私人转账、第三方链接等非正规渠道交易。按需购买,避免冲动消费。大宗消费品价格较高,消费者应结合自身实际需求和经济能力,货比三家,不要盲目追求高端或轻信促销宣传,避免因冲动消费造成不必要的消费纠纷。 对于定制家具、装修服务、汽车等大宗消费,务必签订详细合同,明确产品规格、价格、交货时间、安装服务、保修期限、售后服务、违约责任等,避免模糊表述。大宗商品消费慎付定金。定金是一个规范的法律概念,具有担保性质和“惩罚性”,消费者要对交易事项有充分了解,如果单方违约,定金是不能退回的,而大宗商品的定金金额也往往较高。因此,消费者在购买大宗商品和服务时,要反复斟酌后再付定金。 另外,有的商场内部某些品牌店声称开“私单”可以让利给消费者,使得一些消费者乐于接受“私单”交易,看似替消费者节省开支,实则大有隐患。一旦店铺经营不善或“跑路”,消费者可能将无法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广大消费者切记不要轻信卖家承诺,贪图省事,私下向店家支付货款、签“私单”,一旦出现问题就会给维权带来很大困难。 |